首页 生活 > 正文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广东重大项目稳投资“快马加鞭”

从佛山西江畔到深圳公明水库,在繁华的大湾区城市群之下,大型盾构机与多种作业台车机械轰鸣,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盾构隧洞即将全面贯通,近8000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正向着明年底建成通水目标发起全力冲刺。

宽阔的伶仃洋上,中山与深圳隔海相望,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加速建设,项目海底沉管隧道已累计沉放28个管节,安装长度超4000米,伶仃洋大桥左幅主缆索股架设已突破100根。

浩瀚的黄茅海海域天海之间,一条横跨珠海与江门的“跨海巨龙”骨架愈加丰满,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桥桥塔节节攀升,5000多名建设者风雨兼程,工程建设正在加速。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对“三重压力”,经济大省广东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把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中之重,拉动当前内需,支撑未来发展。今年以来,广东重大项目稳投资“快马加鞭”,建设捷报频传,成为广东经济稳中求进的“定盘星”与“压舱石”。

重大项目跑出建设新速度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整个团队坚持以项目需求为导向,迎难而上、自主攻关,系统解决了8万吨沉管快速移运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的百年质量难题。”在中交四航局沉管预制基地扎根超过10年的项目经理张文森介绍。

8月12日,伶仃洋牛头岛上传来深中通道建设者们的喜悦欢呼,随着沉管隧道E22管节顺利完成浇筑,这条全球最长、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标准管节全部预制完成,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再下一城”。该工程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将重塑大湾区珠江两岸互联互通新格局,为“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投资不断落地,项目加快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持续突破,今年以来,全省多个重大项目工程跑出建设新速度。

8月11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粤水电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A2项目SD02#-SD01#盾构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标志着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项目工程建设再次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截至11日,该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03亿元,占总投资的57%,有力带动相关就业与产业发展。全线154公里输水隧洞中,已累计完成掘进149公里,完成比例达97%,预计今年底前实现全面盾构贯通。目前,近8000名建设者,正在全力推进输水隧洞内衬施工、高新沙水库建设、三座泵站主体结构施工,工程向着力争2023年底提前建成通水目标发起冲刺。

“今年以来,该项目参建各方克服疫情、征拆等因素影响,加强内外沟通协调,保障施工资源投入,动态优化调整施组,严格管控质量安全,全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博贺港铁路江门工程建设指挥部项目负责人陈顺良说。

进入8月,夏日高温也为重大项目带来不小挑战。博贺港铁路跨广茂线深湛线特大桥施工现场,趁着夜间暑热略微散去,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加快建设,年内有望具备开通条件。届时,该项目可使茂名博贺港实现海铁联运,对沿线地区货物运输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茂名博贺港与内陆腹地之间的联系,对茂名乃至豫、鄂、湘、桂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贸易的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快基建投资是基于当前形势做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措施。”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快速见效稳定总需求,而且还能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积蓄更多后劲。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

在广东梅州与福建漳州连绵的山岭间,铁塔林立,银线穿梭。随着最后一根导线上塔架设完毕,近日闽粤联网线路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闽粤联网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闽粤联网工程建成后将推进两省电力余缺互济,福建富余电力可送至广东,缓解广东的季节性供电紧张状况。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福建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优势,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副总经理谢榕昌介绍。

该工程总投资32亿元,所涉及产业链长,设备种类多,将拉动原材料、电工装备、用能设备等10余个上下游产业链经济发展,预计将驱动能源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价值约11亿元。同时,闽粤联网工程充分吸收借鉴了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可以很好地适应两网互联的技术要求。还使用了无功补偿装置、遥感影像、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电网三维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技术来优化线路路径,推动工程进展。工程投运后,将实现重要技术国产化率100%,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科技实现新一轮升级突破。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采用2060兆帕级缆索钢丝,这也是继南沙大桥运用1960兆帕主缆钢丝后又一升级突破,对我国桥梁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站在伶仃洋大桥的施工猫道上向远处远眺,主缆架设施工如火如荼,进展喜人。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项目总工王晓佳介绍,主缆是悬索桥的主要受力构件,有着悬索桥“脊梁”之称。伶仃洋大桥单根主缆由199根通长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为6毫米的国产自主研发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组成,这也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不但有利于降低主缆用钢量、减小风阻,实现节能减排,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桥梁可靠性。

“关键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技术的创新突破,向行业新的高峰发起挑战,贯穿深中通道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

国内首次、世界首例、行业空白……广东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堆砌,随着各大项目持续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等自主可控技术不断突破,项目建设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相关上下游产业链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优化广东高质量发展格局

今年7月,顶着盛夏炎炎日光,汩汩韩江水自西向东潺潺流进饶平县第二水厂的蓄水池,水厂生产部经理林建平脸上笑开了花。这意味着饶平百姓从此告别了“吃水难”的窘境,生产生活用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饶平益海嘉里粮油基地等一个个百亿级产值项目接踵落地,高新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潮州港货运码头日益繁忙,高堂镇大力发展的大岭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愈加秀美……饶平经济社会迎来快速发展,用水需求与日俱增。该工程通水后,饶平从此有了双水源保障。

“‘引韩济饶’供水工程通水,让饶平沿海60万苏区百姓喝上了韩江水,圆了他们多年的夙愿,并为饶平今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省水利厅建设处处长朱朝荣说。

一条条跨区域输水渠道穿山越岭,区域经济、人口重心和水资源重心的“错配”现象,正在随着广东“大手笔”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当下,水利工程建设在南粤大地掀起热潮,成为重大项目稳增长、惠民生的一大缩影。今年上半年,我省水利投资完成456.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随着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持续取得进展,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即将开工,覆盖整个广东的“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正在加速建设,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这头,跨流域调水工程重塑“广东水网”;那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张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在构建,为区域协调发展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跨江跨海通道“成团出道”。今年上半年,狮子洋通道项目引线工程初步设计评审通过,这座将创造“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的跨海通道朝着全面开工再进一步。未来,将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等“成团出道”,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快速通道,架起大湾区横向“黄金走廊”。

“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广州地铁22号线正式通车,这条串联“海陆空”湾区枢纽,无界衔接穗莞深的“地下高铁”,让“广深地铁”的概念越来越接近实现。同时,日前广州白云站已进入二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地下基础底板施工作业阶段。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具备开通条件,为助力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奠定坚实基础。

“5+4”骨干机场群布局扩容提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7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主楼钢屋盖网架提升四区顺利完成首次提升,标志着西四指廊主楼钢结构施工已全面步入正轨。随着湛江吴川机场通航联动湾区、辐射粤西,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雏形初显。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广东基础设施行业单位贷款余额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0%。重大项目捷报频传,重点投资加码发力,跨区域、大规模、大手笔的重大项目遍地开花,不断优化着广东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磅礴的内生动力。(记者 李赫 袁佩如 刘倩)

标签: 广东重大项目 快马加鞭 大型盾构机 项目需求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