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码 > 正文

资本新宠“露营热”带来大商机 户外装备迎来新风口

疫情下跨省游、跨市游受限,本地游、周边游和露营火了。尤其是露营,因其兼具体育、旅游、社交、休闲等属性,且参与门槛较低,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露营产品成功‘出圈’。”“五一”小长假刚结束,广之旅总裁赵文志如是总结道。该旅行社上架的“轻露营”和“房车露营”等产品备受欢迎。

“端午假期的精致露营营位已订满,特色住宿已预订30%以上。”今年以来,珠海大横琴星乐度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啸忙得不可开交。

逐步大众化的露营带火了相关产业。在佛山,便携式小家电、户外家具等制造企业也乘上露营的东风,便携咖啡机、煎烤盘、小风扇、双面煎烤盘、烤箱、烧烤炉、空气炸锅等,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今年以来户外桌椅订单都爆了,7月前的生产已满负荷。很多分销商找我们拿货,供不应求。”佛山市南海佳时发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谢翠芬诉说着甜蜜的烦恼。

资本新宠

“露营热”带来大商机

露营的火爆点亮了疫情下的文旅消费,也让资本看到了商机,纷纷投向营地运营和户外装备两大领域广阔的市场。

去年11月,露营品牌“大热荒野”连续获得两轮超千万元人民币融资。今年以来,连锁营地品牌嗨king野奢营地获百万天使轮融资,估值达数千万元;户外生活方式品牌 ABC Camping Country,获数百万美元投资;户外装备品牌挪客也完成近亿元融资。

一级市场的火热也在二级市场有所显现。目前,A股市场上具备露营相关业务的公司不足10家。“五一”假期后多只露营概念股全线上涨。主营产品包括露营帐篷的牧高笛5月5日涨停,5月6日再次盘中触及涨停。近一个月以来,该股的股价涨幅已超100%;而以诸多户外装备为主营产品的三夫户外也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牧高笛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3.64%,净利润同比增长70.99%,主要系国内外露营市场需求增长。其中,帐篷及装备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超80%。另一常年深耕户外用品行业的探路者,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9.81%。该公司接下来将继续研发和升级精致露营装备及周边产品。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作为露营市场大国,露营市场的需求新增量保持较好增长。美国野营协会(Kampgrounds)的报告显示,2020年北美有4820万户家庭至少露营一次,其中包括1010万户首次露营,首次露营者的比例较上年增长了五倍。

华西证券认为,长期来看,对比美国14%、日本6%的露营渗透率,国内仅有3%,仍有2—3倍提升空间。渤海证券研报认为,疫情暴发后周边游、自驾游成为市民主要选择,露营参与率提升15.49%,有望成为后疫情时代真正崛起的新兴消费场景。

产业延伸

中上游制造企业迎来新风口

终端消费的火爆,让中上游制造企业迎来新风口,“广东制造”更是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抢先入局。

“我们干了20多年外贸,去年起开拓国内市场,刚好乘上了露营的东风。”谢翠芬说,公司敏锐地感知到国内露营经济爆发,并率先通过1688平台试水内销。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的自有品牌Areffa的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2倍。

“现在每天都有几个分销商来谈合作,希望获得代销。”谢翠芬兴奋地说,当前国内露营装备产业刚刚兴起,但未来潜力巨大。目前该公司已有扩大产能、搭建线上线下全渠道、加大研发投入等计划。

消费的火爆,让中上游制造企业迎来新风口,“广东制造”更是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抢先入局。

在广州花都空港中心,户外露营品牌米格斯在“五一”假期推出的“探索城野”活动专区,已成为热门打卡点。“露营产品销量去年以来增长明显,今年以来增长5倍。”米格斯品牌创始人叶伟伦说,目前户外高端产品仍以国外品牌为主,但国内品牌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当国内露营产品市场发展成熟时,消费者的关注度也会从国外品牌向国内品牌转移,“有品质的广东露营产品会迎来更大的市场”。

不仅户外产品的生产商接到的订单量翻倍增长,相关配套产品的销量也迎来新增长点。

便携式小家电就在露营热下火了一把。

格兰仕电商平台负责人江银龙惊喜地发现,空气炸锅4月销量环比3月翻了几番。此前格兰仕已上架便携迷你果汁机、电水壶、电火锅、吐司机等自带“露营”标签的小家电,接下来将抓住这一轮热潮,向更多消费者“种草”。

“新的消费趋势不断催生新形态的小家电,带动了新品类和传统品类新功能的诞生。随着露营经济兴起,以及国货的崛起,便携性、移动产品有很大潜力。”美的集团中国区域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广东完备的产业链,可灵活适应市场,不少企业都已经在做露营相关配套产品。

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目前已出现“营地+景区”模式、“营地+田园”模式、“营地+研学”模式、“营地+体育”模式、“营地+玩乐”模式、“营地+演艺”模式等,预计未来露营营地仍会朝着多样化、创新化道路发展。

该报告还提到,从2014年至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299.0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这两年中国露营经济火热,大量企业加入露营经济赛道,实体产业投资呈现加速趋势。

营地建设

搞好露营远非“找块地就行”

当下国内露营市场万马奔腾,野蛮生长。这一新经济新消费,如何从“网红”做成“长青”事业?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光鸣生态文化旅游(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柯迎来了创业以来最忙碌的时光。这家今年刚成立的公司抓住露营的风口,推出定制化的团建和亲子游等露营产品,在试营业中迎来不错的人流量。“未来将投资1000万元打造户外游玩产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7万家露营相关企业。其中近半数企业成立时间在1年以内,40%的企业成立在1—5年间。从地区分布看,有3400家广东企业,总数位居全国前三。

“露营市场的崛起,对文旅行业来说是风口。”Go Safari露营品牌创始人龙伟涛,此前曾运营多个品牌的精品民宿,去年6月他在清远英德石门台河流域创立首个露营基地,随后将业务重心从民宿转移到露营行业,年内计划在广东落地10个项目。

从全国来看,广东并非露营产业最成熟的地方,却潜力十足。比如,广东历来是旅游目的地和出发地大省强省,文旅产品研发、接待服务能力强,且一年中有10个月左右都能露营。森林、湖泊、海边场景多样,高速公路、高铁四通八达,城市与乡村距离近且易达。制造业发达,拥有众多户外装备企业,可快速适应露营市场的需求。

但要将“网红”产品做成“长青”事业,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一到节假日,很多能搭帐篷的地方就人满为患,垃圾乱扔,乱生火。”广州露营爱好者黄小勇几乎每周都会带家人到户外游玩,他认为政府或管理者应做好规划和配套,对用火等有明确指引。“现在不少适合露营的景区,一到节假日就封闭。其实只要做好规范,就可以运营好。”

当下国内露营市场还在野蛮生长。赵先生近期也体验了一把“拎包式”户外露营,“但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有的没有热水,有的人满为患,有的存在安全隐患,与宣传的内容并不符合”。

不少业内人士也坦言,目前露营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内卷非常严重,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各种配套跟不上,难免给游客带来负面体验。但实际上搞好露营远非“找块地就行”。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已有共识:露营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政府、企业、资本和相关民间力量应联合作用。

目前,业界最关注的是露营的营地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性。“比如一些营地入住体验和安全保障欠缺;露营到底是属于玩乐还是住宿产品,界限有待厘清;各地对于营地建设项目的审查流程不一,证照难办理;政策面还有待出台行业统一规范等。”龙伟涛说。

“营地建设并不是支个棚就是营地。需要有明确的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更好维护现场秩序,还要有一定的应急方案。”黄柯说,比如周边需有医疗服务、安全的水电供应、物资采购方便等,保障游玩人员的安全、卫生等需求。

“露营基地属于基础设施,需要当地政府协调、投资建设,并做好规划和配套,比如哪些地是耕地不宜建设,哪里可划圈建设;配套的设施包括道路、医疗、应急服务等。”艾媒咨询CEO、首席研究员张毅建议,扶持相关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认为,要加大户外环保意识的宣传,明确露营活动的各类规则,培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责任意识。(记者 昌道励 欧志葵 周美霖 实习生 黄凯欣 冯爔来)

标签: 露营产品 户外装备 资本市场 文旅消费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