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基金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转变,谁能适应新岗位?

除了同业跳槽,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对基金经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绩优基金经理可以选择去私募基金、险资、券商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

“今年我们公司有两位基金经理离职,一位奔私,一位跳槽去了一家更大型的基金公司。”3月19日,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今年基金经理离职这并非个别现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共有51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42家基金公司。

过去4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同期,基金经理离职的人数分别为53人、30人、34人、33人。

这意味着,疫情和基金的火爆发行并没有帮基金公司留住这些基金经理。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拥有百万年薪的基金经理,去年以来的流动有点大。在当下的时点,基金经理们,为什么会离职,他们都去哪里了?而基金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已开始转变,谁能适应新岗位?

疫情止不住离职热

从数据来看,1月1日至3月19日作为统计周期,2020年、2019年这两年基金经理的离职人数都在50人以上,最近两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增加了三四成。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一年,能够更明显地看出,最近一年基金经理流动性有点大。

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19年3月份算起,在最近一年,基金经理总数为2130位,其中离职基金经理数为238位,而在更早之前的2018年、2017年全年,离职基金经理分别是193位、170位。最近一年离职的人数比2018年增多了超过两成,增幅为23%。

那么,年入百万的基金经理,为何会在最近一年爆发离职潮?

“基金公司过去一年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基金经理也出现了很多变更,有人离职干别的事,有人换了基金公司。”近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采访时表示。

“由于过去一年A股市场的行情比较好,所以出现一些基金经理奔私的现象,此外,也因为现在资管行业大发展,很多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行业壮大,它们对基金经理的需求增加了。”其透露。

最近一年,离职基金经理最多的是广发基金和泰达宏利基金,它们各有7位基金经理离职。

此外,富国基金、鹏华基金、中信保诚、平安基金、东吴基金、创金合信分别有6人离职;东方基金、兴银基金、南方基金、上投摩根、申万菱信基金分别有5人离职。

离职去向调查

如果从“被动离职”和“主动离职”两个维度来看,2019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达到40%左右。这为一大批基金经理赢得了声誉和不菲的报酬。因此最近一年离职的基金经理增多,他们大多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成了一种潮流。

加之2020年开年后的科技股行情,以及基金赚钱效应影响,大量基金“一日售罄”或提前结束募集。

在此背景下,跳槽去同行基金公司是基金经理一个比较常见的选择。最近一年,有16位离任基金经理选择去同行基金公司继续职业生涯。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泰达宏利基金的两位离任基金经理,一位去了方正富邦基金,一位去了工银瑞信;一位浙商基金基金经理跳槽到上投摩根基金;一位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去了南方基金;一位金鹰基金基金经理去了大成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基金经理去了博时基金;一位基金经理由天治基金跳槽至财通基金。

基金经理最常见的同行间跳槽是从中小基金公司到大基金公司。

据统计,最近一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中,有2位选择了方正富邦,2位选择了南方基金。与此同时,还有10多家基金公司将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纳入麾下。耐人寻味的是,方正富邦只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或意味着该公司给出的薪酬待遇更为丰厚。

除了同业跳槽,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对基金经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绩优基金经理可以选择去私募基金、险资、券商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

而最近一年基金经理辞职的去向显示,有离任基金经理去券商的,比如兴银基金一位基金经理去了国金证券;有去期货公司的,比如中信保诚基金6位基金经理去了上海东证期货;有去险资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比如广发基金的7位基金经理一起跳槽到了泰康资产。

另据记者了解,有部分基金经理选择了奔私,自立门户, 成立私募机构。比如去年申万菱信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跳槽至上海联创资产。

此外,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是“被动离职”。

比如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任职两年中,该基金年化回报、总回报皆为负数,在同类中排名在后十分之一,在去年7月被动离职了。

新的选人标准

截至2020年3月5日,我国共有145家基金公司,并且基金公司还将大幅增加,目前有33家正在申请。

从基金的规模来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基金规模为151249亿元,共有6227只基金;2018年基金规模为130047亿元,数量为5351只。也即是说,目前基金的规模、数量较2018年底增长了16.30%、16.37%。

一体两面,在基金经理离职的背面,基金公司急于补充新鲜血液。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高层坦言,由于去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展很快,今年公司正在扩大权益类产品的投研队伍,增加投研力量,接下来被动指数基金将作为未来公司发力的重点方向。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最近一年我们产品和业务扩得比较多,从ETF、固收、主动权益、养老FOF……几乎是全方位的扩张发展。所以也要增加不少新基金经理。”

公募市场的扩大使得公募基金经理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2019年公募基金公司总共增加新聘基金经理为462位,这一数据较2018和2017年的420位、410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19年新聘基金经理较2018年增长一成。

21世纪经济报道掌握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新聘基金经理数在10位以上的是4家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13位,天弘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紧随其后,都是10位。

不过在人才的来源方面,据悉,除了前述提到各家基金公司从同业中挖走别家优秀的基金经理之外,大部分基金公司更愿自己来培养基金经理。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都向记者表示,自家的基金经理大多来自己公司培养。

“市场上鱼龙混杂,除了那些常年业绩好的大咖基金经理,大部分只有3-5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其实很难归因,我们现在的思路主要是内部培养基金经理。”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另一家基金公司也表示,80%的基金经理是自己公司内部培养的研究员晋升的。少部分是从外部挖来的,但外聘人才也很少马上上任基金经理,往往也需要再有两三年的历练。

“最近一年我们公司新聘基金经理中,有一半以上是从研究员新提拔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养老产品和QDII等新产品成立才挂名。我们外部招聘的比较少,去年只有1位。”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以易方达基金为例,在最近一年,该公司有基金经理52位,新聘基金经理13位,离职3位,基金经理变动率30%,在任基金经理中47位来源于内部,占比达到90%,其余的6位来自同行,包括华宝基金、南方基金等基金公司。

自培路径摸底

从整体数据来看,在目前公募行业的2130位基金经理中,有1743位来自各家基金公司自己内部培养,占比达到总数的82%。而剩下的不到两成基金经理的来源主要是同行。

从职业路径来看,这些基金经理的职业路径一般是:研究员/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在成为基金经理后,可向上发展成投资总监及公司分管投资的副总裁,也可以向外成立独立的投资机构参与人。

基金经理的培养,从招聘中可见端倪。学历一般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现在的要求是,“理工科+金融”专业更佳,有CFA、FRM等金融类相关证书更受欢迎。

一位基金人士表示,现在该公司在大力发展ETF基金,需要很多学数学量化方面的人才,所以现在很多新招来的人才都不是学金融方向出身,公司招聘更喜欢有数学、IT等方面背景的人才。

该人士表示 ,现在基金公司招人方向早就发生了改变,光有金融学背景已不够,需要有综合能力,对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理工科特别吃香。

“现在我们公司有很多基金经理,背景不是金融学,而是生物医药、航天制造、半导体之类的行业,因为现在投资,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要求很高,不是简单看K线炒股,有相关背景专业知识有助于理解和投资这些行业。”上述人士说。

有基金公司正在组建相关投研团队,其招聘中大多的岗位的背景要求却是IT方向,该公司的人士表示,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都是技术人才,系统建设等工作都需要有IT背景的人才,公司不是把自己当作金融公司,而是更倾向把自己当作技术公司来运作。

标签: 基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