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育新改旧 铜陵十年筑梦实现从“中国古铜都”到“智造新铜都”的华丽嬗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催生转型发展新动能。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共获6次优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估共获2次优秀,城市转型工作3次获得国务院通报督查激励。

在位于铜陵经开区的铜陵华创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卷卷铜箔在精密仪器的操作下有序滚动。“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60微米,我们的铜箔厚度不到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记者见到该公司新材料研究中心总监黄国平时,他的技术团队正在对提升锂电池铜箔超高延伸率和抗拉强度进行攻关。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与储能电池领域,并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厂商的供应体系。

提起铜陵市的工业,“铜花四溅”场景曾深入人心。如今,走进各企业生产车间,满眼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和流水线。这源于铜陵市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行动,建设铜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铜陵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居全省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坚持“抓住铜、延伸铜”,推动传统产业往高端环节走,做强做优首位铜产业。按照全产业链思维,探索加快涉铜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涉铜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铜采冶跻身世界先进,建成全国重要铜冶炼基地,2021年,铜陵电解铜产量达1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0.5%,较2012年增长近20万吨。延伸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以铜杆(线、缆)、铜板带、铜棒、铜箔、铜管、铜粉、铜合金、铜工艺品等铜精深加工产业链为主攻点,持续推进“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加速构建相互融合、一体多元的完整铜产业链。主攻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以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依托,围绕产业链招引铜基新材料项目,建设产业集群,扩大集聚效应。2021年,铜陵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819.3亿元,同比增长26.5%;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达45.9%。

“抓住铜、延伸铜”,铜陵市也坚持“不唯铜、超越铜”。

位于铜陵经开区的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由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技术入股投资建立,总投资13.5亿元。该公司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量产技术对解决我国芯片“卡脖子”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预计到2024年,公司晶片年产量达25万片。

铜陵市推动新兴产业往核心环节走,打造“133”先进制造业集群,即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1个首位制造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专用装备、绿色建材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深度融合、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改革中嬗变,在创新中发展。铜陵市深入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2021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2家;研发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分别达3.3%、45.6%,均居全省前列。建成科技创新“国字号”公共平台44个,成功入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名单,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验收。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获批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全面深化政府管理、开发园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8%。

十年筑梦,转型升级,华丽嬗变。铜陵正从“中国古铜都”走向“智造新铜都”,不断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记者 李浩)

标签: 资源枯竭城市 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 数码与储能电池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