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没有太多政策空间,海外疫情这次突变会不一样吗?
南非发现新的新冠变异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变异新冠病毒B.1.1.529命名为“Omicron”,并列为“引发忧虑(Variant of Concern)”的变异病毒。如何评估新病毒的潜在影响?这次有何不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Omicron病毒本身的特征。我们可以从病毒的变异性、传染性和致命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目前已知的信息是,Omicron病毒:
► 变异性强,可携带大量基因突变,或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Omicron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上携带超过30种不同的变异。S蛋白是新冠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的地方,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性蛋白区域,也是多种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疗法靶向的区域。在S蛋白上出现的突变可能改变病毒入侵细胞的特征,并且可能让它们逃避已有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疗法提供的免疫保护。
► 传染性强,在南非本地传播速度超过Delta和Beta。世卫组织发布的初步证据显示,由于携带大量基因突变,与其它变异病毒相比,Omicron可能让此前感染过新冠并已经康复的人群再次感染的风险升高。从传播范围来看,目前病毒传播的范围仍较小,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快速扩大。截至11月28日,南非、博兹瓦纳、比利时、中国香港、以色列、英国、德国、意大利均确诊了患有Omicron病毒的病例,荷兰、捷克、奥地利也发现了相关疑似病例,但未来或可能散发传播至更多国家。
► 致命性未知,部分抗病毒药物或仍有效。当前尚未有重症率和致死率的数据,但南非当地医院反映有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会有症状,甚至有些还需要重症监护。从治疗药物的有效性来看,有些针对S蛋白的靶向药物和疗法,可能会因为Omicron的S蛋白变异较多而失效。但部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因为作用机理上并不直接依赖S蛋白本身,而是针对于病毒还没有变异的部分,所以可能仍然有效(比如辉瑞公司的Paxlovid或默克公司的Molnupiravir)。往前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仍道阻且长。默克公司在26日发布研究结果,来自1433名患者的数据显示,口服药(Molnupiravir)降低COVID-19住院和死亡的效果仅30%,远低于10月时根据775名患者的试验数据显示的50%。
对病毒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再来看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种分析思路是参考此前Delta疫情时的经验。一种观点认为,Omicron与Delta变异病毒类似,传染性比较强,但致死率可能并不高(至少目前来看),两者都率先在新兴市场国家流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或有限。因此,Omicron病毒可能是Delta疫情的某种“翻版”,对市场而言只是再来一波疫情而已。
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属于比较乐观的情形。我们注意到,当前许多国家的疫苗接种、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都已较Delta疫情初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使新一轮疫情防控更具挑战。
Delta疫情在4月爆发,在美国的大范围传播发生在7~8月,当时欧美发达国家处于疫苗接种的快速爬坡期,疫苗的保护力也比较强。当前情况不同,第一批次接种的疫苗保护力已随时间开始下降,加强针的接种又尚未完全铺开。根据德国疾病预防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的数据,德国的全面疫苗接种率接近70%,但近期死亡与重症人数正在快速上升,而且超过45%的新冠住院病人是已经完全接种过疫苗的。此外,美国接种加强针的速度比年初接种第一批次疫苗时更慢,建立免疫屏障的时间可能更长。退一步说,即使加强针接种提速,考虑到冬季圣诞假期即将来临,人们外出度假、娱乐活动频次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也会更高。
公共卫生政策方面,海外“躺平”策略或难以为继。Delta疫情时期,虽然德国、葡萄牙等国家针对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实施过旅行禁令,但从欧洲整体来看,大多数国家迫于民间抗议压力,仍尝试有条件的解封,英国更是顶着不断升高的感染率在7月取消了几乎所有的社交隔离措施,试图强行“闯关”。现在的情况是,欧洲第四波疫情正愈演愈烈,德国等国甚至出现了ICU“一床难求”的情况。在“躺平策略”效果不佳,“容错空间”越来越小的背景下,这次欧洲各国在第一时间的反应大都是加强社交隔离,且响应速度要快于Delta疫情爆发初期。
社交隔离措施分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国际上主要是断航。11月26日英国已经停止了南非附近6个国家的航班,德国政府也宣布限制该国与南非及其邻国之间的航班往来,欧盟成员国也一致同意暂停前往非洲南部的航班。美国宣布将从11月29日开始对来自南非、博茨瓦纳等8国的旅客实施旅行限制。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匈牙利、蒙古等国也加强了与南非及其周边地区航班的管控和对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
国内来看,如果疫情严重,不排除隔离封锁措施升级的可能。与此前的“闯关”策略不同,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与Omicron病毒疑似病例接触的人必须自我隔离10天,政府也将收紧戴口罩的规定,比如进入商店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将强制戴口罩。约翰逊还强调,现在到了扩大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的时候。由于担心Delta和Omicron病毒的双重影响,美国纽约州将从12月3日起进入“紧急状态”。
财政政策方面,Delta疫情发生之际正值美国财政扩张加码,而当前部分财政支持已开始退坡。7~8月正值拜登政府1.8万亿美元的财政救助法案刚刚落地不久,该法案包含了许多针对居民部门的转移支付,比如发放现金支票、提供额外失业救助金等。这些措施增加美国居民收入,使得经济重启后消费得以强劲反弹。现在的情况是,一些财政救助措施已经开始退坡,比如额外的失业金补贴已从9月开始停止发放。另外根据IMF预测,2022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率都将较2021年下降,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将减弱。
货币政策方面,Delta疫情初期美联储仍有耐心,而当前通胀高企,美联储已没有太多宽松空间。7~8月时美国CPI通胀增速虽已上升至5%,但美联储仍乐观地认为通胀是暂时的,并不急于开启Taper。反观当下,美国供应链瓶颈加剧,CPI通胀已经“破6”,美联储与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与日俱增。近期一些美联储官员也暗示,不排除在明年初加快Taper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通胀高企压缩了美联储货币宽松的空间,即便疫情反弹,美联储也很难像几个月前那样从容地“放水”了。事实上,疫情反弹是美联储最不愿看到的情形。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可能强于需求,因此具有滞胀效应。滞胀环境下,央行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往往很难下手,结果经常是进退两难。
综上,无论是公共卫生政策,还是财政和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都比Delta疫情时期更小了。由于政策空间受限,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可能上升。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投资者风险偏好或将受到一定抑制。
本文编选自“中金宏观”,作者:刘政宁、张文朗等;智通财经编辑:黄晓冬。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聆达股份董事长王正育辞职 王妙琪接任
和远气体常务副总经理李欣弈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27万元
伊利股份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 期限为71天
排行
精彩推送
- 贱金属陷入供应恐慌 镍价创下10年新高达24000美元/吨
- 择时之道:风格轮动的本质与风格择时策略
- 美国工资通胀正严重打击银行业 华尔街抢人大战未完待续
- 美股逢七必跌?小心美国加快升息缩表
- 兴业证券:美联储收紧,新兴市场风暴将至?
- 野村证券:随着新冠疫情转向地方性流行病 服务需求将会激增
- 2月继续加息?英国通胀创30年新高之际 贝利暗示物价还要涨
- 中汽协:12月商用车产销38万辆和36.4万辆 环比增长7.7%和10.5%
- 广发香港:历史上稳增长右侧,行业如何表现?
- 微软(MSFT.US)重金揽下动视暴雪遭抨击!世行行长:这不是好的...
- 国家能源局: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 连续7年...
- 劳动力短缺日趋严峻 全球零售巨头加速布局自动化仓储市场
- 美国通胀“吓坏”投资者 金价涨至1840美元
- 木头姐坚定看多成长股 甩锅价值股为“泡沫之源”
- 贡献1/5CPI的食品价格创10年最大涨幅!新西兰加息步伐或加快
- 拜登4亿N95免费口罩下周开发 对口罩供应信心满满
- 高风险债券销售火爆 美国杠杆贷款价格指数飙升至07年以来最高水平
- 小盘股指数惊现“死亡交叉”?是生物科技股作得妖!
- SEC主席:加密货币交易所将面临更多审查
- 奥密克戎变体影响有限,国际能源署预计石油市场将出现过剩
- 国家税务总局:坚决依法打击偷逃成品油消费税违法犯罪行为
- Marathon Asset CEO:美联储可能会加息8次以抑制通胀 2024...
- 小摩:坚定看好股市 中小型股或有强劲增长机会
- 网传“出台《互联网企业上市及投融资操作规范》”属不实信息
- 美股技术面出现关键信号 逢低买入时机已到?
- 油价破百不是梦!IEA:全球原油供不应求
- 央行: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上午9:30调整为9:15
- 2021年12月底香港综合利率为0.21厘 较11月底上升2基点
- 3年来首为正!欧洲央行放鹰预期升温 10年期德债升至0.008%
- 世界黄金协会:印度买家“学会与病毒共存” 黄金需求有望从o...
- 碳排放价格高企触发CCM 英国不计划干预
- 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预计欧洲通胀“高烧”今年会退
- 2021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2159.62万千瓦
- 中金海外:美债时隔一年后再度发出波动信号
- 敦和资管:电力市场改革的投资机会探讨
- 资产定价之锚起舞,美股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声四起!
- 工信部:将研究建立锂电溯源体系及有关公共服务平台
- 风水轮流转!2022年开局美股银行股、科技股上演冰火两重天
- 上海印发《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
- 油价再迎强催化!伊拉克-土耳其输油管道爆炸,布油直逼90美元关口
- 市场高通胀交易触顶 资金纷纷撤出TIPS
- 轻纺城副总经理张伟夫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749万元
- 聆达股份董事长王正育辞职 王妙琪接任
- 和远气体常务副总经理李欣弈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27万元
- 伊利股份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 期限为71天
- 森霸传感股东盈贝投资减持491万股 价格区间为15.9277-20.7256元/股
- 美联储政策“急转弯” 新兴市场货币涨势或被影响
- 科技股厄运连连!“木头姐”ARKK基金周二跌至18个月最低点
- Canalys:2021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超3.4亿台 同比增长15%
- 布油、WTI原油双双创下七年新高,100美元已上目标清单?
- 原材料价格走高等因素导致支出增加,美国房屋建筑商信心四个...
- 科技股不香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新冠疫情后新高,纳指受重创
- 美国雇主预计今年薪资平均增长3.4%,通货膨胀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 Canalys:2021年Q4苹果(AAPL.US)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2% 超...
- 禁止种“韭菜”?英国财政部出手严管加密货币广告
- 德国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跃升至51.7 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
- 世界钢协预测2022年钢铁需求将增长2.2%至18.964亿吨
- 全球基金经理在投什么?股票和大宗商品
- 就业市场强劲但工资增速不及通胀,会阻止英国央行加息吗?
- 不单是加息了!英国央行2月恐要开始缩表
- 科技美股失宠钱去哪?投资者转向这些板块
- 2021年11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同比分别上升14.6%及10.3%
- 电费飙升抑制消费者支出 欧元区经济难复苏
- 海运业有望再度迎来一个丰收年 恐拉高通胀
- 李迅雷:美联储缩表将殃及新兴市场
- 中国信通院:2021年国内手机出货量3.51亿部 同比增长13.9%
- IDC: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250亿美元 隐私保...
- 市场押注美联储3月加息 “小长假”后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
- 敦和资管海外观察:股债双熊
- 撑不住了!能源成本飙升 金属生产商呼吁欧盟采取行动
- 英国能源价格上涨将“摧毁”低收入家庭 影响堪比“经济衰退”
- 日本央行按兵不动 黯淡通胀前景为宽松政策开路
- 德国推翻此前2030年仅1500万辆纯电车目标 改为也包括混合动力车
- 蒙特利尔银行:市场信心充足、低成本融资环境将推动并购热潮持续
- 拉扯不断!美国主要航空公司再次警告5G可能对航空造成严重破坏
- 福奇:omicron是否让新冠病毒进入终局仍然未知 定义为地方传...
- 无惧奥密克戎威胁 航空燃料关键指标飙升至疫情前水平
- 中汽协:2021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600万辆 汽车制造业工业增...
- 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布油触及逾三年新高涨至86美元上方
- 涨势仍未止!澳洲锂矿商Allkem称碳酸锂价格下半年还要涨80%
- 调查显示:加拿大2/3企业高管预计未来2年通胀涨幅超3% 市场...
- “大宗商品牛市旗手”高盛不改初心 坚定维持十年看涨观点
- 能源转型和抑制通胀只能二选一?达里奥称目前不宜过快放弃化...
- 市场越发激进:美联储3月要加息50个基点?对各大资产影响几何?
- 中证协修订发布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三项自律规则
- 经济复苏带动钻石需求增长 全球最大钻石生产商上调原钻价格约8%
-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就业市场复苏因疫情受阻 就业混乱将持续...
- 市场押注欧央行最早9月加息 瑞银不认同
- 风力不足发电量下降 英国电价创1个月新高
- 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降低3%至10.3亿吨 钢铁生产如期减量
- 避险情绪支撑金价小幅走高 多空博弈之下盯住1830
- 马来西亚正评估央行数字货币推行必要性
- 发改委: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发改委: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 美元在“好消息”中意外下跌 对冲基金坚定看涨不动摇
- 沙特能源部长:一直对油价感到满意 不担心上涨
- 镍价迎来“开门红”并一举创下10年新高 需求激增助力升势
- IDC:预计2021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
- 中汽协:2021年12月乘用车销量达242.2万辆 同比增长2%
- 阴雪天气侵蚀光伏产能 全球“气荒”再推日本电价高企
今日要闻
- 华熙生物拟使用不超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可循环滚动使用
- 节能国祯独董刘纪鹏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 北京: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重点领域“低碳”布局
- 《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印发 营商环境法治化再加速
- 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板块实控权正式移交辽宁方大 未来仍有多重考验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 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
- 海象新材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减少47.83%至7693.42万元
- 克明食品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7575.56万元 同比下滑73.75%
- 合生创展完成3亿元美元优先票据发行
- 平安不动产拟发行不超20亿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