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机构投资者的底仓是什么?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以养老金和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崛起推动了美股机构市场化,专业性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优化资产配置,是美股长牛的重要原因。如今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美股机构已然成为全球最成熟的投资者,市场对于他们的持仓有着模糊的共识,但缺少有具体量化的研究。本篇专题我们以美股养老金和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的数据来分析美股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情况。
一、美股投资者结构:新型机构投资者加速流入
2000年以来美股共同基金、养老金、保险占比下降;外资涌入,ETF提升。市场共识在于美股是机构投资者主导,但有趣的发现在于,近年来以养老金和共同基金为代表的传统机构投资者占比在下降,而以外资和ETF为代表的新型机构占比加速提升。共同基金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提升,从1980年的2.8%提升至2014年的24.0%, 但2014年之后占比持续下降,当前(截至2021Q2,下同)为19.8%;养老金则是由于后期主要通过共同基金入市,其占比在上世纪80年代见顶后逐步回落,从1985年的 28.0%降至当前9.9%;此外保险资金占比也从2008年7.6%持续回落至当前 1.9%。传统机构投资者占比下降的背后是外资、ETF 这些新型机构投资者的加速流入,美股海外资金占比从 1996 年6.0%持续提升至当前 16.1%,ETF从 2000 年的 0.4%提升至当前 6.9%。
美股机构投资者结构:草木皆兵,去年疫情+GME事件促使居民持股占比提升。去年疫情影响下,政府补贴叠加居家时间增加,美股散户加速入市,美国居民持股市值占比从 2019Q4 的 34.6%升至 2020Q4 的 36.0%。而今年年初 GME 事件更是进一步催化美股散户崛起,据 Vanda Research 统计,今年 1-6 月,美股市场新开设了超过 1000 万证券账户,已经超过 2020 年全年的水平。美国散户 6 月的净买入股票和基金的规模达到 280 亿美元,创下自 2014 以来的单月新高,美国居民持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2021Q2 的 36.4%。 整体来看,美国居民持股市值占比从 2019Q4 的 34.6%提升至 2021Q2 的 36.4%,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联储披露的家庭部门是残差项,部分没有直接公开的数据如私募、法人等也会包含在内,因此这一数据不能直接代表美股散户情况,但由于其他项目占比较小且相对稳定,因此家庭部门占比的纵向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散户持股的变动。
最新结构:机构占主导,居民持股占比约 36%,共同基金仍是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美联储披露的金融账户表是对美股市场参与者相对全面的刻画,最新数据截至 2021Q2,机构仍是主导,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占比 55%,其中共同基金占比 19.8%,仍是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海外资金 16.1%、养老金 9.9%、ETF 6.9%、保险 1.9%。 相比之下,居民直接持股占比约 36%(按照美联储披露的家庭和非盈利机构持股减去非盈利机构持股所得,其中非营利组织持有股票和基金份额的市值是合并披露的,因为持有基金市值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美股机构投资者持仓分析
本节我们复盘过去 20 年以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为代表的美股机构投资者持仓情况, 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美股机构投资者的底仓是什么?
2、过去 20 年抛弃了哪些行业?
3、阶段性追逐过哪些赛道?
4、最近一年半,美股机构投资者都进行了哪些仓位上的操作?
2.1. 美股机构投资者底仓:从传统行业向科技板块集中
过去 20 年,美股机构投资者 60%的底仓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过去 20 年共同基金仓位均值 20%)、金融(15%)、医疗(13%)和可选消费(13%)。
1、信息技术(软件服务+硬件设备+半导体):美股机构投资者名副其实的底仓配置。在经历了 2000 年科网泡沫破灭,机构大幅减持后,信息技术板块从 2002 年开始逐渐企稳回暖,随着微软、苹果、FACEBOOK等科技巨头的崛起,信息技术板块在机构中的仓位占比也不断提升,尤其在 2010 年后,美股科技牛市行情下机构加仓节奏进一步提速,2000 年以来(2000Q1-2021Q2,下同)共同基金和养老金持仓信息技术占比均值分别 20.3%、20.5%,当前(2021Q2,下同)分别 31.9%、33.2%。
2、金融(银行+多元金融+保险):过去 20 年重仓板块,近年来有所下滑。金融板块虽然在 2008 年后占比明显下降,但过去 20 年里依然是机构投资者的重仓领域,2000 年以来共同基金和养老金持仓占比均值分别 15.1%、16.2%,当前 11.7%、11.7%。
3、医疗(医疗保健+生物制药):稳定持有的重仓板块。医疗保健行业一直是美股机构投资者稳定持有的重仓板块,过去 20 年里基本稳定在 10-15% 左右的仓位占比, 2000 年以来共同基金和养老金持仓占比均值分别 13.1%、12.7%,当前 13.9%、12.3%。
4、可选消费(以零售业为主):持续稳步提升。机构对可选消费行业的持仓在过去 20 年里呈现稳步提升状态,其中主要是以亚马逊为代表的零售业从 2008 年以来持续稳定扩张,2000 年以来共同基金和养老金持仓可选消费行业占比均值分别 12.9%、11.5%, 当前 15.4%、15.6%。
当前美股机构持仓的二级细分行业中,软件服务“一枝独秀”,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占比分别 21.0%、21.5%,其中以微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是主力贡献,微软+谷歌+FACEBOOK+VISA 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占比分别 9.6%、10.9%,占软件服务板块仓位的一半左右。能源、银行等传统行业虽然在过去 20 年平均占比居前,但截至 2021Q2 这些行业在美股机构的仓位中已不占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具有科技属性的新型零售业(由于统计口径原因,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中概股也属于零售业), 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占比分别 7.3%、7.7%,在所有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二。此外,医药板块的细分赛道医疗保健和生物制药是美股机构的稳定重仓板块。当前医疗保健行业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仓位分别 7.2%、6.4%,生物制药分别 6.7%、5.9%。硬件设备在 2000 年科网泡沫破灭后遭到机构大幅减持,当前仓位主要由苹果贡献。当前硬件设备行业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仓位分别 5.7%、7.0%,其中苹果占比分别 2.8%、4.3%。
回顾过去 20 年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 年科网泡沫破灭后的艰难岁月;2003-2008 漫长的修复和次贷危机的冲击;2009-至今科技股引领的美股长牛。
具体来看:1、2000-2002 年科网泡沫破灭,科技股遭大幅减持,消费、金融、能源获增持。经历了 1980-2000 年的互联网浪潮,科技股已经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宠儿,但 2000 年科网泡沫破灭后,包括硬件设备、半导体、软件服务在内的科技板块遭机构大幅减持,而撤出的资金主要流入以消费(医疗保健、食品饮料)、金融(银行、保险)和能源为代表的传统行业。
2、2003-2008 年,科技企稳回升,能源持续加码,加仓资金来自对金融、医药的减持。美股市场在科网泡沫破灭后进入了漫长的修复期,期间受益于大宗需求旺盛,国际油价上涨,能源行业表现亮眼,机构资金持续加码。此外,在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崛起的带动下,科技板块企稳回升,逐渐走出科网泡沫的冲击,在机构中的仓位也逐渐提升,而对于科技和能源板块的加仓来自于对医药和金融板块(银行、保险)的减持。
3、2009 年至今,大幅加仓软件服务,加仓资金来自对能源、金融、消费等传统行业的减持。2010 年后美股进入以软件服务为代表的科技股行情,微软、谷歌、FACEBOOK 股价持续上行,机构资金也大幅涌入,软件服务板块在机构持仓中持续上行,逐渐形成 “一枝独秀”格局。此外,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具有科技属性的新型零售业在此阶段也快速发展,获得机构加仓,而对于科技板块的加仓来自于对能源、金融、消费等传统行业的减持,2010 年以来随着 ESG 和生态环保关注度提升,能源板块遭到了机构的大幅减持。此外由于行业天花板的属性,步入成熟期的金融、消费板块在机构仓位中也大幅下降。
2.2. 美股机构追逐过的热门赛道:能源、零售、生物制药、软件服务
底仓之外,过去 20 年美股机构投资者阶段性追逐热门行业。除了重仓的科技行业之外,美股机构投资者也会阶段性的追逐热门赛道,赚取β的收益,这种情况往往对应着某一行业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占优,而包括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大幅加仓该赛道,而在之后行业股价回调,机构也相应减仓转而追逐其他热门。
2002-2008 年:周期股的春天,能源板块超额收益显著,机构逐热加仓。2001 年中国经济腾飞崛起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国际油价从 2000 年底的 25 美元/桶持续上行至 2008 年中最高的 140 美元/桶。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驱动能源板块股价上行,2002Q1-2008Q2 能源板块累计收益率 274%,远高于同期标普 500 涨幅 12%。期间除了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石油龙头外,一些相对较小的公司,如西南能源、山脉资源等公司股价也大幅跑赢市场。机构也在这波火热的周期行情中大幅加仓能源板块,其中共同基金持仓能源仓位从 7.3% 提升至 15.9%,养老金从 6.8% 升至 14.2%。
2009-2013 年:可选消费表现亮眼,美股机构大幅加仓以亚马逊为代表的零售业。得益于亚马逊的巨大贡献,零售业在金融危机后的几年里表现亮眼,2009Q4-2013Q3 零售板块累计收益率 131%,显著高于标普 500 的 49%。而除了亚马逊之外,包括缤客公司、罗斯百货等等专业零售公司股价也有亮眼表现,机构也大幅加仓零售板块,其中共同基金持仓零售业仓位从 4.2%提升至 6.0%,养老金从 4.1% 升至 5.3%。
2011-2015 年:第四次生物科技浪潮,美股机构大举加仓生物制药。由于大量生物技术公司新药审批通过,以及由此带来的并购效应,2011-2015 年美股生物科技公司掀起了第四次浪潮,2011Q1-2015Q2 美股生物制药板块累计收益率 140%,显著高于同期标普 500 的 55%,机构也在这一浪潮中大举加仓生物制药板块,其中共同基金持仓生物制药仓位从 5.9% 提升至 9.6%,养老金从 4.8%升至 7.8%。
2016 年以来:盈利驱动的科技股行情,软件服务成市场最大主线。2009 年之后美股进入科技牛市行情,美国诞生了“FANG”等众多的科技巨头,而这一波科技行情与 2000 年科网泡沫最大的不同在于,本轮行情的驱动力主要是科技公司的盈利大幅增长, 特别是 2017 年后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加速上行,以微软、谷歌、FACEBOOK 为代表的软件服务成为市场最大的主线,2016Q4-2021Q2 软件服务板块累计收益率 223%, 显著高于标普 500 的 92%。机构也持续大幅加仓形成了软件服务“一枝独秀”的格局, 其中共同基金持仓软件服务仓位从 12.0%提升至 21.0%,养老金从 12.5%升至 21.5%。
2.3. 美股机构重仓股:2015 年来 FAAMG 中持续加仓的只有微软&亚马逊
2015 年以来 FAAMG 中机构持续大幅加仓的只有微软和亚马逊。市场共识在于美股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是以 FAAMG 为代表的科技龙头,事实也确实如此,FAAMG 在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中均为前五重仓股。有趣的是,从近年来的机构持仓来看,机构对 FAAMG 的加码节奏并不相同。从近几年的加仓节奏来看,2015 年以来只有微软和亚马逊获得了机构的持续大幅加仓,其中微软凭借 Windows 10 和 Surface Pro 4 重回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龙头,亚马逊则是在 2015 年首次披露 AWS 业绩后公司股价加速上涨,获得机构持续加仓。苹果在 2012 年遭遇机构减持后一直维持较低仓位,直到 2019 年后, 由于服务和可穿戴设备业务弥补了 iPhone 和 iPad 销量下滑的影响,才再次获得机构大幅加仓。FACEBOOK 在 2012 年上市后机构持续加仓,但受到营收和用户增长放缓的影响,2017 年以来机构加仓节奏有所放缓。谷歌 2014 年拆股后在机构中仓位稳定,无明显加仓。
2.4. 被美股机构抛弃的赛道:消费零售板块
传统消费零售板块被美股机构投资者抛弃,2010 年以来仓位持续下降,当前仅 1% 左右。我们复盘过去二十年美股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变化,发现部分行业已被抛弃,包括家庭个人用品、主要用品零售等板块。这些行业在 2010 年后相对市场无明显超额收益, 机构也对其持续减仓,其中家庭个人用品在共同基金中的仓位从 2008Q4 的 2.0%持续下行至 2021Q2 的 1.0%,在养老金中的仓位更是从 3.2%下降至 1.3%;主要用品零售行业在共同基金中的仓位从 2003Q1 的 2.7%持续降至 2021Q2 的 1.0%,在养老金中的仓位从 4.2%下行至 1.5%。从历史表现看,近年来这些行业存在阶段性大幅上涨,但机构并未明显加仓。其中 2018Q4 家庭个人用品行业超额收益 14%(相对标普 500,下同),但共同基金当季度仅加仓 0.16pct,养老金加仓 0.33pct;2020Q1 主要用品零售行业超额收益 9%,但共同基金仅加仓 0.08pct,养老金加仓 0.21pct。
究其原因,表观上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股价波动较大且无明显超额收益。在美股科技牛市行情下,传统的消费零售赛道难以跑赢市场,对机构吸引力下降。统计 2010 年以来共计 46 个季度,家庭个人用品、主要用品零售分别 21、19 次跑赢标普 500,获胜概率仅 46%、41%。此外,2010 年以来(截至 2021/6/30)家庭个人用品和主要用品零售行业累计收益率分别 243%、264%,均显著低于标普 500 的 299%。
深入来看,传统消费零售赛道已到行业天花板,行业格局稳定,成长空间有限。经历了二战后到八十年代消费的快速发展期,如今美股的传统消费零售赛道已步入成熟期, 整个行业格局稳定,其中家庭个人用品以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为一线龙头,CR3(市值前三公司的市值占行业总市值比重,下同)达到 72%,主要用品零售以沃尔玛为绝对龙头,CR3 高达 80%。稳定的行业格局和行业天花板使得行业整体增长空间有限,2010 年后传统消费零售赛道业绩增速明显低于成长属性更强的科技和医药板块,我们统计了 2009-2020 年美股各行业营收增速表现,其中家庭个人用品行业营收增速均值 2.0%,主要用品零售 5.3%,相比机构重仓的软件服务(8.6%)和生物制药(7.3%)明显偏低。
2.5. 最近一年半发生了什么:科技——价值——科技
2020Q1-Q3:受益于对冲疫情的流动性宽松,科技行业表现占优,机构加仓明显。2020 上半年为对冲疫情影响,美联储开启无限量 QE,流动性宽松助推科技板块股价大涨,美股机构投资者加大科技板块布局筹码,其中 2020Q1-Q3 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大幅加仓软件服务分别 3.8、3.4pct。对于科技板块的加码主要来自于对金融(银行、保险)和能源板块的减持,其中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分别减持银行2.4、2.3pct,减持能源2.3、1.9pct。
2020Q4-2021Q1:经济复苏+通胀上行,科技股估值高位,机构加银行、能源,减科技。去年年底至今年一季度,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上行,顺周期价值板块表现逐渐占优, 并获得机构关注,叠加科技股估值高位,市场担心流动性收紧形成杀估值趋势,对科技板块大幅减仓,对价值股加仓明显。其中 2020Q4-2021Q1 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分别加仓银行 1.3、1.1pct、能源 0.8、0.7pct,而对于价值股的加仓主要来自于对科技板块的减持, 前期涨幅过高的软件服务(微软、FACEBOOK 为主)和零售业(亚马逊为主)均遭到大幅减仓。 2021Q2:科技股强势,股价持续上行下机构风格重回成长。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美联储多次表态宽松,科技股再度强势,2021Q2 软件服务行业单季度上涨 14%,硬件设备 10%、半导体 8%。机构二季度行业仓位变动不大,对科技股再度加仓,其中 2021Q2 共同基金和养老金分别加仓软件服务 1.0、1.1pct,而减仓行业较为分散,包括银行、零售业、公用事业等行业仓位均有所下调,但幅度不大。
2.6. 近年来对美股机构持仓影响最大的因素:碳减排与清洁能源
政策对美股机构持仓影响明显,随着 ESG 关注度提升,能源板块在机构中的仓位下降明显。除了基本面和流动性之外,政策对美股机构投资者的持仓操作影响同样较大, 近年来全球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关注度提升,随着 ESG 评级系统的推进,部分环境污染性行业和企业纷纷遭到减持。 从 2007 年高盛首次提出 ESG 概念以来,全球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愈发重视,欧盟 2014 年修订的《非财务报告指令》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及业绩的披露 提出了极大关注,规定上市公司披露以 ESG 事项为核心的非财务信息,且对环境议题的具体要求与 SDGs 中多项目标有较高重合度。2019 年惠誉推出全球首个 ESG 评级系 统,环境治理被逐渐纳入到投资者选股的标准当中。而环境污染性行业则遭到机构大幅 减持,共同基金对能源行业持仓市值占比从 2007Q4 的 13%下降到 3%,养老金持仓从 12%下降到 3%。公司层面来看,全球石油天然气龙头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也在 2009 年 以来遭遇持续减持,其中共同基金对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持仓占比分别从 2008Q4 的 2.1%,1.4%下调至 2021Q2 的 0.3%、0.3%;养老金持仓分别从 4.7%、1.8%下调至 0.5%、 0.4%。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持续加码,机构对电动车板块持仓大幅提升。对生态环保的关注一方面压制了环境污染性企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政策支持清洁能源产业的力度。近年来全球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接连出台,欧洲对碳排放考核不断趋严,美国更是通过税收、补贴等财政政策大力支持电动车产业发展。由于前期渗透率低,未来成长空间大,机构对电动车关注度大幅提升,此外,以新纪元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公司在机构仓位中也有明显提升。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若国内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可能影响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现。
通胀短期大幅飙升,货币政策快速收紧:今年以来 PPI 陡峭上行,并向 CPI 加速传导,通胀压力上行可能引致货币政策收紧。
本文来源于东吴证券研究报告,作者为分析师姚佩;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聆达股份董事长王正育辞职 王妙琪接任
和远气体常务副总经理李欣弈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27万元
伊利股份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 期限为71天
排行
精彩推送
- 贱金属陷入供应恐慌 镍价创下10年新高达24000美元/吨
- 择时之道:风格轮动的本质与风格择时策略
- 美国工资通胀正严重打击银行业 华尔街抢人大战未完待续
- 美股逢七必跌?小心美国加快升息缩表
- 兴业证券:美联储收紧,新兴市场风暴将至?
- 野村证券:随着新冠疫情转向地方性流行病 服务需求将会激增
- 2月继续加息?英国通胀创30年新高之际 贝利暗示物价还要涨
- 中汽协:12月商用车产销38万辆和36.4万辆 环比增长7.7%和10.5%
- 广发香港:历史上稳增长右侧,行业如何表现?
- 微软(MSFT.US)重金揽下动视暴雪遭抨击!世行行长:这不是好的...
- 国家能源局: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 连续7年...
- 劳动力短缺日趋严峻 全球零售巨头加速布局自动化仓储市场
- 美国通胀“吓坏”投资者 金价涨至1840美元
- 木头姐坚定看多成长股 甩锅价值股为“泡沫之源”
- 贡献1/5CPI的食品价格创10年最大涨幅!新西兰加息步伐或加快
- 拜登4亿N95免费口罩下周开发 对口罩供应信心满满
- 高风险债券销售火爆 美国杠杆贷款价格指数飙升至07年以来最高水平
- 小盘股指数惊现“死亡交叉”?是生物科技股作得妖!
- SEC主席:加密货币交易所将面临更多审查
- 奥密克戎变体影响有限,国际能源署预计石油市场将出现过剩
- 国家税务总局:坚决依法打击偷逃成品油消费税违法犯罪行为
- Marathon Asset CEO:美联储可能会加息8次以抑制通胀 2024...
- 小摩:坚定看好股市 中小型股或有强劲增长机会
- 网传“出台《互联网企业上市及投融资操作规范》”属不实信息
- 美股技术面出现关键信号 逢低买入时机已到?
- 油价破百不是梦!IEA:全球原油供不应求
- 央行: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上午9:30调整为9:15
- 2021年12月底香港综合利率为0.21厘 较11月底上升2基点
- 3年来首为正!欧洲央行放鹰预期升温 10年期德债升至0.008%
- 世界黄金协会:印度买家“学会与病毒共存” 黄金需求有望从o...
- 碳排放价格高企触发CCM 英国不计划干预
- 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预计欧洲通胀“高烧”今年会退
- 2021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2159.62万千瓦
- 中金海外:美债时隔一年后再度发出波动信号
- 敦和资管:电力市场改革的投资机会探讨
- 资产定价之锚起舞,美股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声四起!
- 工信部:将研究建立锂电溯源体系及有关公共服务平台
- 风水轮流转!2022年开局美股银行股、科技股上演冰火两重天
- 上海印发《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
- 油价再迎强催化!伊拉克-土耳其输油管道爆炸,布油直逼90美元关口
- 市场高通胀交易触顶 资金纷纷撤出TIPS
- 轻纺城副总经理张伟夫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749万元
- 聆达股份董事长王正育辞职 王妙琪接任
- 和远气体常务副总经理李欣弈辞职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27万元
- 伊利股份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 期限为71天
- 森霸传感股东盈贝投资减持491万股 价格区间为15.9277-20.7256元/股
- 美联储政策“急转弯” 新兴市场货币涨势或被影响
- 科技股厄运连连!“木头姐”ARKK基金周二跌至18个月最低点
- Canalys:2021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超3.4亿台 同比增长15%
- 布油、WTI原油双双创下七年新高,100美元已上目标清单?
- 原材料价格走高等因素导致支出增加,美国房屋建筑商信心四个...
- 科技股不香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新冠疫情后新高,纳指受重创
- 美国雇主预计今年薪资平均增长3.4%,通货膨胀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 Canalys:2021年Q4苹果(AAPL.US)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2% 超...
- 禁止种“韭菜”?英国财政部出手严管加密货币广告
- 德国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跃升至51.7 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
- 世界钢协预测2022年钢铁需求将增长2.2%至18.964亿吨
- 全球基金经理在投什么?股票和大宗商品
- 就业市场强劲但工资增速不及通胀,会阻止英国央行加息吗?
- 不单是加息了!英国央行2月恐要开始缩表
- 科技美股失宠钱去哪?投资者转向这些板块
- 2021年11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同比分别上升14.6%及10.3%
- 电费飙升抑制消费者支出 欧元区经济难复苏
- 海运业有望再度迎来一个丰收年 恐拉高通胀
- 李迅雷:美联储缩表将殃及新兴市场
- 中国信通院:2021年国内手机出货量3.51亿部 同比增长13.9%
- IDC: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250亿美元 隐私保...
- 市场押注美联储3月加息 “小长假”后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
- 敦和资管海外观察:股债双熊
- 撑不住了!能源成本飙升 金属生产商呼吁欧盟采取行动
- 英国能源价格上涨将“摧毁”低收入家庭 影响堪比“经济衰退”
- 日本央行按兵不动 黯淡通胀前景为宽松政策开路
- 德国推翻此前2030年仅1500万辆纯电车目标 改为也包括混合动力车
- 蒙特利尔银行:市场信心充足、低成本融资环境将推动并购热潮持续
- 拉扯不断!美国主要航空公司再次警告5G可能对航空造成严重破坏
- 福奇:omicron是否让新冠病毒进入终局仍然未知 定义为地方传...
- 无惧奥密克戎威胁 航空燃料关键指标飙升至疫情前水平
- 中汽协:2021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600万辆 汽车制造业工业增...
- 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布油触及逾三年新高涨至86美元上方
- 涨势仍未止!澳洲锂矿商Allkem称碳酸锂价格下半年还要涨80%
- 调查显示:加拿大2/3企业高管预计未来2年通胀涨幅超3% 市场...
- “大宗商品牛市旗手”高盛不改初心 坚定维持十年看涨观点
- 能源转型和抑制通胀只能二选一?达里奥称目前不宜过快放弃化...
- 市场越发激进:美联储3月要加息50个基点?对各大资产影响几何?
- 中证协修订发布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三项自律规则
- 经济复苏带动钻石需求增长 全球最大钻石生产商上调原钻价格约8%
-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就业市场复苏因疫情受阻 就业混乱将持续...
- 市场押注欧央行最早9月加息 瑞银不认同
- 风力不足发电量下降 英国电价创1个月新高
- 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降低3%至10.3亿吨 钢铁生产如期减量
- 避险情绪支撑金价小幅走高 多空博弈之下盯住1830
- 马来西亚正评估央行数字货币推行必要性
- 发改委: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发改委: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 美元在“好消息”中意外下跌 对冲基金坚定看涨不动摇
- 沙特能源部长:一直对油价感到满意 不担心上涨
- 镍价迎来“开门红”并一举创下10年新高 需求激增助力升势
- IDC:预计2021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
- 中汽协:2021年12月乘用车销量达242.2万辆 同比增长2%
- 阴雪天气侵蚀光伏产能 全球“气荒”再推日本电价高企
今日要闻
- 华熙生物拟使用不超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可循环滚动使用
- 节能国祯独董刘纪鹏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 北京: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重点领域“低碳”布局
- 《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印发 营商环境法治化再加速
- 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板块实控权正式移交辽宁方大 未来仍有多重考验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 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
- 海象新材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减少47.83%至7693.42万元
- 克明食品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7575.56万元 同比下滑73.75%
- 合生创展完成3亿元美元优先票据发行
- 平安不动产拟发行不超20亿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