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高强大”筑牢江苏粮食生产根基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秋粮播种面积超过4440万亩的江苏省,目前粮食作物长势如何?丰收基础是否扎实?近日,记者走访江苏多地进行探访发现,“高强大”是江苏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高”就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徐州沛县胡寨镇的高标准农田千亩示范方里,稻田成片、阡陌纵横,白鹭与无人植保飞机同框飞舞,成片稻穗长势喜人。

“过去咱这是补丁地、巴掌田,洪涝干瞪眼,灌溉跑断腿,种植收割两头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畅通、涝能排、旱能灌,‘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谈及粮食生产,沛县胡寨镇吴双楼村冉升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明兵说,以前,小麦产量只有800多斤,现在已经提高并稳定在1200斤,460亩流转地夏粮纯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据统计,徐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61.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72%。其中,水稻亩均产量580公斤以上,小麦亩均产量450公斤以上,亩均粮食增产100公斤以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增产4.2亿斤。

徐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江苏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代表之一。今年3月份,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亩产1吨的高标准农田,其中2021年新建390万亩。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底,江苏已完成3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年度建设任务量92%,越来越多的“粮田”变成“良田”。

“强”就是强科技。“粮田”变成“良田”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期,如遇连阴天气,需要连药带肥一起施,以确保产量。”在江苏连云港灌南县新集镇温庄村水稻基地里,县乡两级的农技人员正蹲在一块儿,为农户现场授课,讲解水稻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农技员话音刚落,伴随一阵轰鸣,一架小型植保无人机缓缓升空,快速飞过碧绿的稻田,洒下一片片水雾。基地负责人温井如介绍,在政府部门农机具购置补贴支持下,他仅花了4万多元就买到了最新款的药肥一体无人机。“全程遥控操作,8分钟就能完成30亩地的农药喷洒和施肥工作,省时又省力,亩均产量能增加15%左右。”温井如说。

作为全国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到2020年底,江苏已建成66个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2%。

在沛县,当地正在大力推广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等,在高产田里“挖”产量。

“全县共建设省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34个,面积5.8万亩,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提升了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沛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封文雅表示,通过一系列技术应用,沛县已实现水稻单产亩增25公斤,玉米单产亩增35公斤。

“大”就是做大产业链。“土地要持续稳定产出效益,必须延伸粮食产业化链条,走市场化、融合化发展之路。”在江苏农村走访,不少种粮大户这样表示。

沛县是江苏最早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地区之一,摸索出了“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粮食生产模式。位于沛县魏庙镇的徐州广勤米业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在农业生产环节,龙头企业不好做的,就交给家庭农场;在农业服务环节,家庭农场做起来不划算的,就交给合作社;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干不了的,就交给龙头企业。”广勤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茂栋说,通过建立分工协作、利益紧密的联合体,既保障原料供应又共享增值收益。

除产业化联合体之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助力粮食生产的主力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要素的相互融通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传统订单农业的重要区别。”沛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威说,多方通过资金、技术、品牌等融合渗透,实现“一盘棋”配置资源要素,增强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江苏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粮食生产组织经营形式,如盐城射阳联耕联种、徐州睢宁农田托管、苏州昆山大户规模经营等。截至2020年底,江苏家庭农场超17万家,农民合作社8.5万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7家,已经成为现代粮食生产的主导力量,推动江苏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记者 蒋波)

标签: 高强大 强大 筑牢 江苏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