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乳业变革:倒逼行业构建全球资源调配体系

去年整个乳制行业精彩纷呈,老牌奶企辉山乳业昔日光辉不在,黯然退市;背靠刘永好家庭的新希望和“更适合中国宝宝”的飞鹤乳业则先后登陆资本市场;鏖战双千亿的蒙牛在挥别有意单飞的君乐宝后,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有进有退,有离有散,跌宕起伏瞬息万变,而这一切在2020开年皆按下了暂停键,疫情扰乱了不少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对于高端巴式奶和低温酸奶,以及在短期内部分地区的中小奶源造成很大影响。

乳制品行业上下游告急

疫情来袭,首当其中的是流通环节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点在终端的消费末梢很快被凸现出来。

一位河南的消费者向蓝鲸产经记者反映,由于村里封路,物流中断,孩子的奶粉难以为继。

事实上,这也是多地消费者均面临的难题,尤其是湖北一带更为明显。

然而奶粉门店也同样面临尴尬境地。一位宁波的奶粉经销商对蓝鲸财经记者坦陈,目前遇到问题分三方面,奶粉工厂到当地经销商的物流;当地经销商配送到门店的路径,以及门店日常经营问题。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对于部分地区婴幼儿奶粉告急,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地区道路封锁带来的物流不畅,进而导致暂时的供货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消费者恐慌性囤货,而母婴店为了控制成本,库存一般都压得很低,这也带来一部分母婴店奶粉的缺货。

与此同时,乳业上游也开始告急,由于交通堵断,牧场面临“断粮”危险,河北、山东等地的部分奶农甚至出现“倒奶”情况。有奶农反映,部分牧场的储备饲料只能撑到月底,有的牧场的苜蓿草甚至只剩3天的量。如果交通管制继续下去,很多牧场将经营不下去了,存在破产倒闭的可能。

宋亮表示,此次疫情对于生产的打击,主要在于部分地区交通阻塞,运输不便导致的供不应求,但上述情况仅是短期内的,很快将会得到缓解。

政策扶助与企业自救“两管齐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危机时刻,各大乳品企业也在尽力发挥企业能力。

据了解,伊利、蒙利、达能、澳优、飞鹤、君乐宝等乳企均在组建配送团队,加强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全产业链把控,畅通物流运输,以此保障下游消费。如君乐宝开启了24小时应急服务通道;澳优启动了应急处理机制;飞鹤方面也改变了发运模式,增加车源和一线操作人员数量,以及增加发货数据,确保产品市场供应。

而面对上游的困局,乳品企业着力相帮,日前,光明乳业宣布,为帮助奶农共度难关,对于签订采购协议的合作牧场,不拒收一滴奶。除了承诺不拒收合作牧场一滴奶,光明乳业还保证不会随意降低原奶收购价格,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去执行。除此之外,蒙牛、澳优等企业也都在收购原奶,以此缓解上游压力。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出台相关政策。2月4日,农业农村部紧急发文在要求各地不得拦截畜产品运输车辆,并着力推动将生鲜乳、畜禽等运输车辆纳入重要物资供应绿色通道,协调办理交通通行证,解决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畜产品运得出生产一线、运得到消费一线,防止出现“卖难”和“断供”现象。

宋亮表示,疫情导致乳制品的送礼属性在短期内有所抑制,但国内婴幼儿奶粉产能过剩,此次通过线上走量不少,而常温奶的保质期是6个月,因此拉长周期来看疫情对上述两种产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于高端巴式奶和低温酸奶,以及在短期内部分地区的中小奶源造成很大影响。

全球资源调配体系初步成型

寒冬过后,终会春暖花开,这一场疫情将留给行业思考什么?

蒙牛方面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对于中国,这场疫情最大的收获之一,可能是促成了一个社会协同参与的全球应急物资采购调配体系在中国的初步成型。“这一体系或将成为2020春天这次疫情留给我们的财富之一。”

事实上,在去年举行的达沃斯会议,核心议题就是“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聚全球政商界、学术界、公民社会等利益攸关方的力量,共同应对涉及生态、经济、地缘政治等领域的挑战。

蒙牛总裁卢敏放在上述会议中公开表示,乳品产业有很长的产业链,如何通过推动建设高水平的集约化、智能化牧场,创新技术在整体供应链中的使用,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保持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乳制品企业早就已经“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的进程,从奶源、技术合作、建设生产基地到海外市场布局,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奶企已经在通过全球优质资源配置,重塑国内乳业的发展体系。

宋亮表示,目前进口已经占到乳品工业的三分之一,乳制品企业也在加快国际化布局,并且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供应链能力。

接下来,透过此次疫情,乳品企业如何更好的利用大数据调配全球资源,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话题。

标签: 乳业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