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 正文

市场一夜“暴负”引巨亏 原油宝高风险投资变常规理财?

中国银行类期货产品“原油宝”的投资者们,经历了最难挨的时刻。在国际石油价格跌至负数的大环境下,原本正常投资或想要抄底的投资者,被几天前的一次“穿仓”杀了个措手不及,这一话题也引发社会公众对银行高风险投资理财产品的重新审视。

“原油宝”损失该由谁埋单?最终结果仍不得而知,但银行将高风险投资产品包装为平民理财产品的方式成为投资者质疑的焦点。赔得血本无归的投资者竟然多为“投资小白”,这无疑敲响了银行投资理财市场的警钟。

市场一夜“暴负”引巨亏

4月24日晚间,中行再次回应原油宝风波。相比此前发布的公告,中行此次的措辞和态度有所软化,给了投资者一些希望。

中行表示,针对“原油宝”产品挂钩WTI5月合约负结算价格事宜,中行持续与市场相关机构沟通,就4月20日市场异常表现进行交涉。中行将继续全力以赴维护客户利益,未来进展情况将适时与客户保持沟通。

引发巨大争议的原油宝,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据介绍,中国银行于2018年1月开办“原油宝”产品,为境内个人客户提供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交易服务。其中,美国原油品种挂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德州轻质原油(WTI)期货首行合约。原油宝产品为不具备杠杆效应的交易类产品。

但美国原油5月合约跌至负数,即便是没有杠杆效应,根据原油宝的交易设计,当出现结算价为负值的极端情形时,看似无杠杆的产品反而会呈现杠杆无限放大的情形。

时间拨回至4月20日。当天美国原油期货5月合约到期日,收盘出现罕见暴跌,历史上首次跌入负值。中行原油宝的美国原油合约参考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结算价,即以-37.63美元进行结算或移仓,由此带来持仓多头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穿仓”风险,产生巨亏。

总体损失或超90亿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投资者称“亏到倒贴”,还有人称自己“一觉醒来倒欠银行几十万”。很多投资人打算请律师集体诉讼,他们认为是中国银行的失责造成了亏损。

有投资者表示,中国银行原油宝设计规则或存在重大缺陷,导致投资者巨额亏损。按照一般投资人的理解,抄底实物资产,最多也就是本金亏干净,但是现在状况是,投资者不仅仅本金亏完了,还可能倒欠银行200%的本金。

4月22日晚间,中行发布了关于原油宝业务情况的说明,称“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此番回应被市场解读为投资者风险自负。但投资者最大的质疑,仍然是原油宝产品巨亏背后,存在产品设计、交易规则不清晰等多个缺陷,导致“韭菜连根拔起”。

原油宝“穿仓”事件造成了多大损失?

据财新报道,中行原油宝客户6万余户,其中1万元以下的投资者约2万户、1万元至5万元的投资者约2万户、5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约2万户。按协议结算价统计,6万余客户的保证金42亿元全部损失,还“倒欠”中行保证金逾58亿元。中行该产品多头头寸约在2.4万手到2.5万手(一手为1000桶油),估计此次总体损失规模应不少于90亿元。

在4月23日,多名投资者表示,保证金账户已经被扣完,但其他在中行的存款、理财等账户还没有影响。

高风险投资变常规理财?

在原油宝事件中,中国银行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备受质疑。有观点认为,银行包装高风险投资产品成为此极端事件的诱因。

据悉,中行及相关支行在相关营销文章中,直白提出了让“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参与投资原油宝的情况。这导致原油宝投资者根本没有理解其所购买金融产品中蕴含的风险,在“踩雷”后才显得尤为愤怒。

业内专家直言,投资者在这一事件中并非毫无责任,在不具备期货专业投资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了这个高风险领域。

引人关注的是,工行、建行、交行、农行、民生、平安、浦发等多家银行都有与中行类似的“纸原油”产品,但参与的投资人却普遍将其视为“低风险”的普通银行理财产品。这次“穿仓”事件显示,监管层须加强对银行类期货产品的关注和监管,落实对金融机构客户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国际期货市场风险巨大,永远要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千万不能盲目地一

标签: 原油宝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