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 正文

宏观维度的物流规划怎么做?

12月21日,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洋洋洒洒一万五千字,信息量颇大。这可以算作是2017年《“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续篇。

宏观维度的物流规划,大体上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通道。

2017年,《“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开列了“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这二十条大通道,横贯东西、纵贯南北,是我国物流运输的主干网络。有别于我们一般概念中的“通道”,这些通道既包括公路铁路,也包括燃油燃气管道。这就是为什么叫它作“综合运输通道”。众所周知,中国能形成巨大的物流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地原料能源产地与沿海原料能源需求存在地理距离。这些通道作为我国的运输主动脉,达成了国内原料与产品的动态内循环。各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在国内的跨地域长途流转,同样要依托这些运输通道。

二是枢纽。

此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确定的枢纽承载城市共计127个,将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之所以规划枢纽数量多于承载城市数量,是因为有一些城市承担了多个枢纽功能。这些城市被赋予的枢纽功能,都不是没有来由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自然禀赋和经济性格,身后都有特定的辐射人口基数和经济腹地。但必须说,长期研究物流经济的人很容易判断,在《规划》中确定的六种类型的枢纽,陆港型、港口型以及部分边境口岸型的枢纽,其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列表中有多个超级城市,比如珠三角的广深、长三角的宁沪、长江腹地的渝汉、环渤海的天津以及胶东半岛的青岛等,身兼4-5个枢纽功能。想投资于流通服务业,可以重点研究。

最后是网络。

有关通道,我们说它是主动脉。那么,不在通道上的交通体系不重要吗?当然不是。形象地说,它们是支线血管和毛细血管。它们的集合,就是网络。目前,尚没有消息说国家层面某部门要出台有关网络的顶层设计。我认为,省、市、县各层级出台的交通物流体系规划就是对网络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部委只需要完善物流和供应链的技术标准体系,让这一行的人用同一种语言沟通,剩下的事交给市场规则办就好。

标签: 宏观维度物流规划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