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融 > 正文

今日讯!根基稳 动力足 效能高——云南滇中新区奋力打造现代化新城

云南凯瑞特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金开普摄

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动力十足、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云南滇中新区自设立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强区


(资料图)

近年来,滇中新区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推进“产业强区”战略,已成长为云南省产业集聚的热土。

位于嵩明杨林经开区的云南凯瑞特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传统固定破碎站厂。瞄准移动破碎筛分领域,该企业组建研发团队,研发制造绿色环保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广泛应用在矿山开采修复、建筑固废再生利用、砂石料加工等领域。目前,该公司产品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国内外客户600余家。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滇中新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姜明华介绍,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空港区位优势,围绕着力打造云南新质生产力发展样板,滇中新区加快推动未来交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

近年来,滇中新区新兴产业布局全面提速。电子信息产业板块,先导新材料累计实现产值120.2亿元,达产后将成为重要稀散金属材料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板块,震安科技在全国建筑减隔震行业领先。航空现代服务业板块,东航机务维修区启动建设,将建成国内大型飞机定检维修基地。未来产业板块,引入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两亚创新设计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科创中心等,优航、骏鹰等无人机制造项目签约落地。

创新服务

项目是产业的载体,招商是发展的引擎。滇中新区以全周期服务理念重塑招商机制,出台招商引资工作管理办法,将项目推进分为洽谈签约、开工落地、建成投产3个阶段,实现全流程标准化高效化管理。

眼下,位于滇中新区的海广兴东盟·云南鲜果加工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正全力推进。项目总投资15亿元,滇中新区首次通过“四证联发”模式,将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3个阶段整合,组建多部门服务专班提前介入辅导,较传统项目审批流程缩短60%。

昆明海广兴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征表示,项目建设效率超出预期。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交易300万吨国产果、100万吨进口果,依托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让东南亚优质鲜果通过昆明辐射全国。

项目的快速落地与建设,得益于服务创新与高效审批。去年以来,滇中新区招商委办公室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定期协调调度机制,召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协调规划、土地、审批等职能部门,帮助解决生产建设有关事项70余项,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滇中新区精准制定清单,架起惠企连心桥,紧紧围绕新区功能定位,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项目投资、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主题,以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近3年着力推动427项重点工作任务,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

当前已有一批优质项目快速落地见效。滇中新区投资促进局产业一科负责人范然介绍,截至目前,滇中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29个,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7家、中国500强企业23家。

优化环境

今年以来,滇中新区全力营造“放心投资、安心建设、省心办事、舒心发展”的环境,为经营主体和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滇中新区各功能片区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临空制造强基、航空服务赋能、未来交通领航”的产业协同格局,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滇中新区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赵倩介绍,滇中新区通过“局长上门问诊”“驻企特派员”等从签约到投产的全程服务,让企业投资方向更明确、项目落地更迅速、办事流程更顺畅、发展保障更周全,经营主体获得感、认同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营造放心投资环境方面,滇中新区深化推动工程建设招投标服务指导向“标前”延伸,巡检检查在“标中”强化,履约管理向“标后”拓展,发挥综合监管、协同监管、行业监管作用。规范执法检查,探索监管新举措,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白名单”数据库,探索重点行业“白名单”内企业实行“一年最多查一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非接触式监管”等包容监管措施。

为建设安心生产环境,滇中新区实施企业智能化无干预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实现“秒批”和“24小时不打烊”。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常态化,基本实现“即报即办”。保障用地需求,增加新区存量土地储备,做好供地准备,为意向项目提供要素保障。

在打造省心办事政务环境方面,滇中新区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163项,其中涉企重点事项112项,申请材料数量最高压缩60%、办理时限最高压缩90%。构建“行政审批进园区、政务服务零距离”常态化服务机制,通过审批事项上门办理、审批政策精准解读、远程指导帮办代办等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延展服务半径。

为构建舒心发展经营环境,滇中新区持续打造驻企服务“金名片”,为338户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备222名驻企特派员,提供惠企政策咨询申报、融资扩产对接接洽、引才用工等方面服务。发挥金融特派员专业优势,建立健全金融巡诊机制,助力企业融资,打好“财政补贴+金融工具+平台支持+企业让利”组合拳,深入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融信服平台登记、审核、推送企业融资需求。

一个个重大项目精准对接,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一批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滇中新区将继续锚定目标,在国家级新区发展赛道上争先进位,高标准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生态优美、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经济日报记者 曹 松)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