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短讯!抵制“内卷式”竞争,为消费市场注入“清醒剂”


【资料图】

近年来,部分消费领域陷入“内卷式”竞争,通过非理性价格战、虚假补贴、过度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这种竞争看似让消费者得利,实则隐藏诸多风险,损害消费者长远权益。为推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帮助消费者规避风险,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消委会于8月21日发出消费提示。(8月21日 广州日报)

当“9.9元游景区”暗藏强制购物,“买一送十”充斥临期商品,直播间“全网最低价”沦为品质空话,消费市场“内卷式”竞争已背离良性发展。广东近期发布消费提示,直击低价低质、虚假宣传等乱象,为过热的消费市场降温醒神。

消费“内卷”本质是竞争逻辑异化。商家陷入“低价—降质—更低价”怪圈:旅行社以“零团费”引流,靠强制消费回本;电商“百亿补贴”沦为刷单重灾区;餐饮商家换用劣质食材压成本。这种恶性竞争让消费者看似捡便宜实则受损,挤压诚信商家生存空间,严重破坏市场价值生态。

广东此次发布的消费提示直击“内卷”要害。从警惕“低价低质”到识破“虚假宣传”,从避免“跟风消费”到防范“附加陷阱”,六大提示形成全链条风险防控。这种监管前置的模式极具价值,变事后维权为事前预警,助力消费者理性消费。数据显示,提示推出后,当地低价纠纷投诉量环比下降23%,彰显精准监管成效。

抵制消费内卷,需要监管部门持续“亮剑”。市场监管部门应聚焦低价倾销、虚假促销等行为,强化价格监测与广告监管,对“内卷式”竞争中的违法者依法严惩。建立“红黑榜”制度,让诚信商家获得流量倾斜,让不良商家付出代价。广东探索的“消费投诉公示”机制就很有借鉴意义,通过公开投诉数据倒逼企业规范经营,从源头遏制内卷冲动。

企业更需跳出“内卷陷阱”,转向价值竞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从来不是靠低价透支品质,而是靠创新、服务与口碑筑就护城河。老字号品牌靠匠心传承赢得市场,新兴品牌凭技术创新打开局面,这些成功案例证明:消费者愿意为优质产品、贴心服务买单,而非在低价泥潭中挣扎。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自律公约,引导企业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升级”,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破解内卷的关键力量。面对“跳楼价”“清仓潮”等诱惑,需保持“清醒头脑”:核查商家资质、细看条款细则、拒绝冲动消费。当消费者不再被低价噱头裹挟,当“用脚投票”倒逼商家重视品质,消费市场才能摆脱内卷泥沼,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

消费市场的活力,源于健康有序的竞争生态。抵制“内卷式”竞争,既需要监管部门筑牢制度防线,也需要企业坚守商业伦理,更需要消费者秉持理性态度。唯有三方合力,才能为消费市场注入真正的“清醒剂”,让竞争回归提升品质、创造价值的本质,让每一分消费都物有所值,让市场在理性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汪代华)

标签: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