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全球热讯:高毅资产孙庆瑞:对A股和港股表现较为乐观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告别了复杂多变、交错冲突的2022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如何复盘2022年?2023年将会如何演绎?哪些行业板块更具有确定性?高毅资产合伙人、资深基金经理孙庆瑞在近期的一场交流活动中,分享了她的最新思考与观察。


(资料图片)

孙庆瑞表示,2022年给她最大的启示是需要以更全球化、更交互的视野去理解国内市场的变化。展望2023年,在中国经济趋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相对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超过4%,港股超过6%),她对A股和港股的表现都较为乐观。其中内循环的角度更为看好实际盈利能力更强的互联网企业;站在全球角度则看好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领先性的行业及公司,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材料、CXO等行业。交流分享如下:

回顾2022

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罕见的同步大幅下跌,请简要回顾资本市场的表现。

孙庆瑞:2022年的宏观环境较为复杂,国内疫情不断反复,美国核心通胀率创下四十年来新高,带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作为全球风险资产定价的锚,美元无风险利率上升的过程中,全球风险资产重新定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港股市场尤其如此,EPS(企业每股盈利)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估值则受全球无风险利率上行的影响。2022年国内的宏观环境与海外完全不同,经济承压,失业率上升,核心通胀率维持在低位,进而流动性处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从历史上来看,这种环境下成长股一般表现较好,与经济相关度高的一些行业则会相对较弱。但是在外资不断流出、港股通资金南下配置估值更为便宜标的的双重影响下,A股也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且市场风格相对模糊,部分成长行业跌幅较大。

相较于2008年、2018年,2022年的市场环境和当时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孙庆瑞:2008年、2018年和2022年市场的核心扰动因素各不相同。

2001年到2007年,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增长,国内一直面临较高的通胀压力,相应的央行货币政策整体在不断收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外需走弱,叠加国内货币政策偏紧,以及资本支出连续几年增速较高,基建及重工业领域的产能较为过剩。但资本市场的下跌也主要发生在“4万亿”政策出台之前。随着流动性宽裕,市场立刻迎来了大幅的反弹。

2018年全球经济环境相对温和,国内经济压力也不大。但2018年国内的“去杠杆”政策导致流动性处在非常紧的状态中,A股呈现出大幅系统性下行的态势。作为对比,港股市场当年的跌幅并不大。

2022年的市场环境则更为复杂。外资的参与度历史最高,因而全球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叠加地缘政治的影响,导致A股和港股外资抛压较重。即使二季度开始流动性已经明显宽裕也未能阻止市场的下跌趋势。此外,疫情的严控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们复盘去看,每一轮经济周期背后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的分析框架也不能刻舟求剑。2022年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需要以更全球化、更交互的视野去理解国内市场的变化。

对回撤的思考

Q请结合自身的投资风格,谈一谈对回撤控制有哪些最新的思考。

孙庆瑞:我的投资风格整体更偏向于成长,成长股的股价弹性相对较大。预期未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对应的估值相对会比较高;当未来预期的增长发生调整、或者对贴现率的假设发生较大变化时,反过来也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价值股有较大的不同。

我的策略框架是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来进行风格或者行业的选择。当宏观环境与自己的判断比较契合时,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当经济或者流动性的变化超出预期时,投资则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2021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我个人的判断是基于“稳增长”的考虑,流动性会相应地有所宽松。但实际上,2021年下半年在经济持续承压的同时,流动性却不松反紧。流动性层面超预期的变化使得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和调整。

2022年初,虽然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判断出美国会进入利率上升的周期,但美国的通胀水平及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速度、幅度以及持续的时间还是超出了年初的设想。相应地,港股市场也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我也在不断思考怎样从更宏观、更全球的角度来更准确地综合研判市场或者经济指标的变化。总体上,我还是会坚持过去多年行之有效的、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的风格,不断完善策略分析框架,同时以更全球化的视野以及更多元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展望2023年

您如何看待2023年的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孙庆瑞:美国方面,市场预期还会有两次左右的加息。利率的持续高企,会给以信贷消费占主导的美国经济或多或少增加衰退的压力。

中国方面,随着疫情逐步好转,预计2023年A股和港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会更为积极。近期港股市场已经有了较好的表现。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会经历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尽管年初可能会由于疫情管控的放开对经济活动还有一些冲击,但阶段性调整后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尤其服务业的恢复预计会非常快,进而也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回暖。从估值的角度看,中国资产的整体估值水平在全世界非常有竞争力。A股和港股的综合市盈率都只有十多倍。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超过4%,港股更是超过6%。

综合来看,2023年在中国经济趋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相对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我们对A股和港股的表现都较为乐观。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最有竞争力,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您过往经常谈到中国的先进制造业,请问你对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观点。

孙庆瑞:总体来看,中国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都是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有竞争力的行业。

光伏行业目前存在技术扩散带来的产能扩张问题,同时价格竞争激烈,硅料、硅片到组件的价格都在下降。价格下跌短期会使得相关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但也会刺激未来国内外终端需求的增长。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从硅料到硅片、电池片以及一体化组件,中国的企业在其中每个环节都占据了全球最大的份额,而且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我们也关注上游设备环节,不管是从技术路线发展,还是未来国内外的产能扩张角度来看,也具有较大空间。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而且这些企业跟日韩同行比较,成本及效率优势非常明显。尽管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当前已经有三成左右,但从中国过往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各个行业的增速水平来看,未来表现仍可期待;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未来的增长空间也非常大,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东南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至于近期市场担忧美国增设关税的影响,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海外车企去北美扩产,绑定的上游企业大部分还是中国公司,因为技术成熟度和成本领先的壁垒短期很难被突破。即使有关税或者补贴的影响,对于这类型企业而言也只是改变了生产地,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变成了GNP(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影响中国相关企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客观现实。

材料:重点关注化工领域

材料也是您关注的方向之一,请问您对该行业有哪些最新的观察与思考。

孙庆瑞:材料在中国属于相对成熟的行业,并且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好竞争力。以基础化工领域来看,中国龙头企业一体化生产优势明显,能够做到成本最低、盈利最好,技术与工艺壁垒很难被打破。2022年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相关产品价格整体处在底部区间,而国内龙头企业在同业其他厂商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并且这些企业还坚持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不断逆势增加资本开支、扩大生产规模、扩充产品线,未来的盈利空间也值得期待。

医疗保健:看好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持续观察内需型企业

医疗保健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行业政策的调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请问您对医疗保健行业投资的最新观点。

孙庆瑞:对于医疗保健的投资,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需型两大类。

外向型,主要是CRO(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和CDM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等为海外药企提供研发和生产外包服务的公司。受益于工程师红利,中国相关企业的成本低廉、具有竞争优势。2022年相关企业股价的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融资环境困难,进而引发投资人对于医药研发支出下降的担忧。近期随着美元无风险收益率的见顶回落,相关公司的表现已经环比有所好转。

内需型,主要是药品和医疗服务。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药品和优质医疗服务领域均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空间也依然较大。

互联网行业:头部公司盈利可能高于市场预期

互联网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且市场关注度又较高的领域,请问您对互联网行业的观点。

孙庆瑞:互联网行业在2022年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估值水平一度创下历史新低。但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盈利能力维持得较好,潜在盈利能力会高于现在展示出来的ROE水平。以电商为例,行业内的分化在加剧,但整体上受短视频分流的影响均在变弱。游戏和广告行业,本质上还是流量生意,且头部企业的壁垒非常高,潜在盈利能力随着降本增效也会更为突出。

如何面对压力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在疫情居家期间或面对压力时,您如何调整状态?

孙庆瑞:我个人的生活非常简单,作为投资经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已难以区分。我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观察和思考工作上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个体的。工作之余,我的时间主要是陪伴家人和孩子。

投资的不同阶段都会承受不一样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对我个人而言,缓解压力、调整状态的最好方式就是运动。我比较喜欢跑步,日常每次可能会跑5-10公里,周末如果有时间也会跑更长的距离。我也会通过练习瑜伽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这次疫情持续的时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年。疫情期间持续的高强度工作,也对我们的身心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受益于技术发展,居家办公时,我们也能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参与到更多上市公司的调研中去,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研究效率。

好在疫情终于快要过去,大家可以更为自由的活动及交流,经济也会得到更好的恢复。

标签: 高毅资管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