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交通运输部门闻“汛”而动守护汛期公路交通安全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多地公路出现不同程度受损,道路水毁、沉陷、裂缝、路面结构破坏等问题频发。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闻“汛”而动,从人员、物资、设备等方面加强保障,做好抢险救灾、抢通保通、路网运行监测、出行引导等工作,守护汛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风雨中奋力抢通抢险的工作人员值得点赞。不过,受损问题频发也暴露出一些地方的公路特别是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在内的普通公路抗灾能力较弱。个别地方的农村公路甚至出现“年年建、年年断”的情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影响群众出行。

究其原因,尽管普通公路的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普通公路具有项目多、地域广、建设投资标准相对较低、环境敏感点多等特点,容易成为薄弱环节。

一方面,普通公路建设管理以地市和县为主实施,统筹指导相对较弱。有的项目管理不够规范,报批程序不严,有的尚未完全实现建管分离,未能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另一方面,与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相比,部分普通公路勘察设计相对薄弱,设计深度和设计文件质量不高,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水平不高,工程小而散导致施工集约化程度不高,现场施工管理能力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尚有差距。比如,西南某地,公路主要依山临河修建,地质条件差,在建设时,大量挡墙、高边坡没能同步纳入整治,公路经常因洪涝、地质灾害受损。

普通公路具有覆盖范围广、服务人口多、公益性强等特点,是公路网络的主体和基础。与高速公路相比,普通公路贴近群众、贴近民生,承担着服务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任。近年来,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每年增加超过1万公里,总里程达到76.3万公里,广泛连接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重要乡镇、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农村公路年均增长超过9万公里,总里程达446.6万公里。

以更高标准建设、管理普通公路,提升项目抗灾能力、工程安全耐久和保障能力,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现实需要。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普通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求普通公路实现“四个提升”,即公路建设理念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提升、工程建造水平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一些提升普通公路抗灾能力的要求。比如,在勘察设计水平提升方面,要求结合项目地区气候特点,重视行洪能力分析验算,重点加强地质、水文等基础资料收集,综合考虑行洪要求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完善临河路基段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提高抗灾能力。

人们期待系列措施的落地,能全面提升普通公路的抗灾能力,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再提升,切实保障公众出行安全。(记者 杜鑫)

标签: 交通运输部门 公路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指导意见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