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赵伟:专项债稳增长,今年有何新变化?

近年专项债维持高位,对基建拉动为何有限?与资金使用效率、投向等有关

今年专项债额度继续维持高位、凸显稳增长决心,后续关键在于提升专项债稳增长效能。今年新增一般债和专项债额度分别为7200亿元和3.65万亿元,前者较去年下降1000亿元,而后者与去年持平。结合财政预算推算,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或将超110%、已明显高于100%的警戒线;在经历过去几年大规模扩张后,专项债额度继续维持高位实属不易,如何把资金落到实处影响稳增长成色。

回溯历史,专项债存在资金闲置、挪用等现象,早期主要投向土地相关、对基建支持相对较弱。财政审计报告显示,过去几年专项债资金存在一定比例“闲置”,2019年、2020年部分省市平均闲置比例约20%,与项目尚不具备开工条件但专项债募资已完成、部分资金挪用等因素有关。专项债募资用途也大为不同,2018年和2019年近七成投向土储和棚改,2020年开始加大对基建支持。

稳增长加码下,专项债资金如何提升效能?资金监管、分配和投向等优化

监管加强下,今年专项债实际可用资金或高于新增额度,使用进度也可能有所加快。针对专项债资金闲置等问题,今年开始各地要按月汇报专项债使用进度、并对使用进度偏慢的地区实施预警,或加快资金使用进度。考虑到去年专项债发行“后置”,或使得专项债募资已下拨、但“趴”在城投平台账上的资金较多,仅去年最后两个月专项债发行就接近7000亿元,或增加今年实际可用资金规模。

额度分配、项目质控等优化,或有利于项目投资尽快落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新增专项债额度向债务压力相对较小、优质项目较多的地区倾斜,东部尤为典型,东部专项债发行占比超5成、较2020-2021平均提高近5个百分点。同时,专项债投向要求进一步明确和优化,要求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等九大领域,禁止楼堂馆所及高风险地区禁止民生以外项目等。

今年专项债项目,哪些变化值得关注?外部融资有所改善、长短期目标兼顾

年初数据显示,专项债项目新开工项目增多、外部融资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能有待进一步观察。前2个月,我们统计的近四千个专项债项目显示,新开工项目占比为38.4%、较去年统计样本提升8.4个百分点;同时,项目融资结构有所改善,90%以上资金来自财政的项目比例由去年的93%下降至今年的86%,意味着项目获得的外部融资有所增加,但目前总体撬动外部杠杆的效应仍相对偏弱。

专项债加强基建支持的同时,注重对产业引导,兼顾短期需求对冲和中长期产业转型升级。前2个月,专项债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占比近65%、较去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其中,市政和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占比最大、达32%,近一半项目是为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从产业园类型来看,智能高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为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相关基建配套投资占比超七成。

风险提示:统计过程中可能的遗漏,金融监管升级。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