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美国结构性变化:就业、经济错位、生活习惯
核心观点
疫后美国经济中可能发生了三点结构性变化:就业市场供需变化、各部门经济周期错位以及个体生活与消费习惯变化,这既是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现状感到困惑的关键,也是美股今年重现估值红利的主因。本文我们将系统梳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美国就业市场:用工荒告终,供需趋平衡,各州就业跷跷板迹象显现。1)疫后美国用工荒程度及其影响。与2019年12月相比,目前美国劳动力数量仅增1.36%,疫前十年的年均增速为0.6%。假若单纯以疫前增速作为锚,相比之下目前美国劳动力仍有大约0.2%的劳动力缺口。疫后美国用工荒导致了三点影响:雇员由“乙方”变成“甲方”;助推通胀;美国就业数据与经济运行之间的规律被部分打乱。2)美国就业供需趋于平衡。ADP与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都处于较强的水平表明劳动力正加速回归就业市场,加上职位空缺及时薪增速持续回落、失业率低位徘徊,表明美国就业市场趋于平衡。3)加州等局部失业率已经持续回升。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往往是由部分州失业率回升驱动的,反映了边际恶化。目前,美国已有7个州失业率有进入回升趋势的迹象。
(资料图片)
疫后美国各部门运行错位;目前实物部门转好、服务部门趋缓。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5-12月,地产与商品类需求井喷。第二阶段:2021年-2022年上半年,地产与耐用品消费降温,服务行业的低水位恢复。第三阶段:2022年下半年至今,服务强复苏为美国经济赋能。目前各部门的位置:1)年初以来房地产已经由衰退转向复苏,耐用品需求回升。2)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加速衰退,下半年企稳回升;库存周期仍处于主动去库存,但Q3、Q4将相继切换至被动去库存与主动补库存阶段。3)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PMI大幅反弹,但从就业分析来看,服务放缓仍是大概率。美国经济部门运行错位对中国出口及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存在反差。地产、制造业等实物部门在美国经济中占比不足30%,但对中国出口影响较大,这两个领域在去年下半年均掣肘中国出口、今年上半年一上一下、今年下半年均转为向上,其他海外经济体类似。因此,本轮中国出口最差阶段对应去年Q4,在基数驱动5-7月出口放缓后,8-12月将持续转强。若最终美国失业率回升并发生周期性(或技术性、结构性)衰退,也是因权重60-70%的服务部门放缓所致,并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过多影响,但却会改变美联储政策路径。
美国个人生活与消费习惯可能发生了永久性改变。1)个人服务消费占比似乎难以回到疫前水平。疫前美国实际服务消费占比约为64-65%,疫后始终低于62%;相反,疫后耐用品消费占比上升,疫前大约为12-13%,疫后一直显著高于15%。去年3月、6月美国对内、对外全面放松防疫政策以来美国个人服务消费(不变价)相对2019年的复合增速并没有显著提高。2)美国个人生活习惯或出现永久性变化:居家娱乐以及自驾出行需求仍强劲。疫情对美国居民生活的影响似乎并不可逆转。疫后至今美国个人耐用品消费中的娱乐商品和车辆分项增速始终高于疫前,服务分项中交通运输和娱乐分项增速始终偏低。我们猜测美国个人生活以及消费习惯可能在疫后出现了永久性变化,也即居家娱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场景型娱乐、自驾出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非远程公共交通。假若该猜测成立,那么也可断定下半年美国服务部门放缓的概率更大。
正文
我们在多份报告中提到疫后美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变化:2022年12月报告《美国经济的韧性及对中国放开后的启示》中指出,疫后美国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雇员地位上升,疫前难就业群体疫后更易找工作;在2023年6月报告《假若出口回升与FED降息同时在H2发生》中强调了疫后美国经济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部门错位带来的影响。事实上,疫后美国居民部门消费习惯也发生了系统性变化。上述三点结构性变化:就业市场供需变化、各部门经济周期错位以及个体生活与消费习惯变化,这既是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现状感到困惑的关键,也美股今年重现估值红利的主因。本文将再次梳理疫后美国经济结构的这三点变化,进而展望美国经济前景。
一、就业:用工荒告终,供需趋平衡,各州就业跷跷板迹象显现
(一)疫后美国用工荒程度及其影响
如图1所示,美国经济复苏阶段往往对应着失业率走高后期、时薪增速仍在回落。根据WHO统计,美国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为1,127,152例,加上2020-2021年存在大量因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后遗症等因素导致的劳动力退出引发用工荒。2022年8月美国劳动力人数才恢复至疫前水平,且与2019年12月相比,目前美国劳动力数量仅增1.36%,疫前十年的年均增速为0.6%。假若单纯以疫前增速作为锚,相比之下目前美国劳动力仍有大约0.2%的劳动力缺口。从分年龄结构上看,截至2023年6月55岁及以上年龄劳动力仍较2019年12月短缺48.6万人(1.26%)。
疫后用工荒是职位空缺飙升的主因,与上一轮峰值相比,2022年3月美国职位空缺高出了58.4%。剔除疫情暴发初期的异常值后,2022年4月美国非农私人时薪(企业生产与非管理人员口径)同比增速也曾高达6.9%。截至当前,美国非农私人时薪(企业生产与非管理人员口径)同比增速4.7%,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但仍明显高于疫前水平。
疫后美国用工荒导致了三点影响:
首先,美国雇员由就业市场的“乙方”摇身一变成为了“甲方”。如何描述这次用工荒最恰如其分呢?过去三年,美国雇员已经由乙方摇身一变成了甲方。我们在去年12月报告《美国经济的韧性及对中国放开后的启示》以及今年1月报告《疫后美国消费行为的变化:一次性,还是持续性?》反复提到疫后招工难令雇主降低了招聘要求,与疫前相比,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不足甚至残疾人等群体更容易获得相对高薪职位,如图5-7所示。这也意味着,2021年至今美国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工资性收入增幅显著高于疫前,确保这一群体在耗尽财政补贴后仍具有较疫前更强的日常消费力度,但这不代表不会发生周期性(或技术性、结构性)经济衰退。
第二,助推通胀。疫后美国用工荒引发工资性收入增速中枢抬升的确是解释通胀中枢上移的原因之一,但时薪增速与通胀增速双双触顶回落表明二者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推波助澜的“螺旋上升趋势”。
第三,疫后美国就业数据与经济运行之间的规律被部分打乱。比如,经济复苏初期往往对应着职位空缺回升、劳动力人口回落,但2020年2月-2022年2月二者同降同升,也就是说疫后美国没有经历过典型的复苏而直接进入了“过热”阶段。此外,与低失业率阶段,已无新增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不同,本轮随着财政转移支付耗尽、身体更为适应。
(二)美国就业供需趋于平衡;各州就业跷跷板加剧,通常是经济衰退的前兆
首先,职位空缺与劳动力人口的关系往往分别四个阶段:职位空缺回落,劳动力人口回升(对应类经济滞胀)→劳动力人口与职位空缺同步回落(对应经济衰退)→职位空缺回升,劳动力人口下降(对应经济复苏)→劳动力人口与职位空缺同步回升(对应经济过热)。目前劳动力人口快速走高、职位空缺高位回落,比较像经济滞胀期特征。针对疫后来看,该特征表明劳动力正在加速回归就业市场,ADP与非农新增就业人数都处于较强的水平就印证了这一变化。
第二,两信号说明美国就业市场已经趋于平衡。
1)2-5月越来越多的州失业率创出有记录以来新低表明美国整体就业市场趋于平衡;各州就业跷跷板特征明显,通常是总体失业率回升的前兆。尽管去年以来美国总体失业率一直在4%下方徘徊,但今年2-5月51个州的失业率却出现了一种趋势性变化。2月51个州失业率创出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的数量是0,3月上升至2个,4月升至8个,5月升至16个。也就是说,在总体失业率基本持平(5月甚至反弹了0.3个百分点)的前提下,美国各州失业率已经出现了跷跷板特征。事实上,美国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往往是由部分州失业率回升驱动的,反映了边际恶化。目前,美国已有7个州失业率有进入回升趋势的迹象:加州、哥伦比亚特区、佐治亚州、印第安那州、堪萨斯州、新泽西州以及德克萨斯州,其中印第安那州与堪萨斯州在美国各州个人收入中排名后三分之一。
2)职位空缺高位回落、时薪增速回落与新增就业数据仍处高位共同体现为劳动力加速回归就业市场,而失业率始终徘徊在3.4%-3.8%表明目前就业市场趋于平衡,即需求端同样有较强的韧性。一旦供给加速增加或者需求有所放缓,那么失业率就将开始进入回升趋势,但如前文所述按照历史规律判断截至5月美国就业市场似乎还有0.2%的就业缺口,进而Q3仍需耐心等待。
第三,还有没有具有周期性特征的指标?失业率仍最为有效,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比较像2007年下半年以及2019年下半年。失业率的特征是波动性小,只要连续3个月回升就进入上行趋势。因此,在无法判断疫后就业回归速率的前提下,唯有等到失业率持续3个月回升之际方能判定失业率进入回升趋势。去年以来我们也反复强调失业率回升是唯一可以作为判定美国进入周期性(结构性或者技术性)衰退的指标。那么,失业率有没有可能不回升了?根据历史规律,时薪同比增速回落之际失业率都已经进入回升趋势了,但如图8所示,这次该规律失效了,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本次劳动力供需矛盾由供给冲击引发,如果疫情带来的衰退是需求侧因素,那么疫后美国私人非农时薪同比增速高点恐怕也就是(略高于)现在所处的位置。换言之,过去三年超高的时薪增速具有异常性。结合职位空缺、劳动力人口以及失业率三者的关系来看,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比较像2007年以及2019年,与各州就业跷跷板特征得到的结论也非常吻合。
二、疫后美国各部门运行错位;目前实物部门转好、服务部门趋缓
我们在报告《假若出口回升与FED降息同时在H2发生》中就专门讨论了这个话题,在此仅做简单描述。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5-12月,地产与商品类需求井喷。第二阶段:2021年-2022年上半年,地产与耐用品消费降温,服务行业的低水位恢复。第三阶段:2022年下半年至今,服务强复苏为美国经济赋能。
目前美国房地产、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位置。1)如我们1月报告《疫后美国消费行为的变化:一次性,还是持续性?》年初以来房地产已经由衰退转向复苏,耐用品需求回升。2)根据美国库存周期特征,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加速衰退,下半年企稳回升;库存周期仍处于主动去库存,但Q3、Q4将相继切换至被动去库存与主动补库存阶段。3)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PMI大幅反弹至53.9(前值50.3),与我们预计的美国服务业即将衰退并不一致,但从就业分析来看,服务放缓仍是下半年的大概率事件。
美国经济部门运行错位对中国出口及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存在反差。地产、制造业等实物部门在美国经济中占比不足30%,但对中国出口影响较大,这两个领域在去年下半年均掣肘中国出口、今年上半年一上一下、今年下半年均转为向上,其他海外经济体类似。因此,本轮中国出口最差阶段对应去年Q4,在基数驱动5-7月出口放缓后,8-12月将持续转强。若最终美国失业率回升并发生周期性(或技术性、结构性)衰退,也是因权重60-70%的服务部门放缓所致,并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过多影响,但却会改变美联储政策路径。
三、美国个人生活与消费习惯可能发生了永久性改变
(一)个人服务消费占比似乎难以回到疫前水平
疫前美国实际服务消费占比约为64-65%,2021年Q1曾降至60.3%,随后回升,到截至今年Q1亦仅为61.9%;与服务消费占比下降形成反差的是耐用品消费占比上升,疫前大约为12-13%,2021年Q1曾升至17.1%,目前略有回落但仍高达16.3%。且结合图15可知,去年3月、6月美国对内、对外全面放松防疫政策以来美国个人服务消费(不变价)相对2019年的复合增速并没有显著提高,而是仍保持不足2%的低增长。
(二)美国个人生活习惯或出现永久性变化:居家娱乐以及自驾出行需求仍强劲
5月初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是公共紧急事件。但疫情对美国居民生活的影响似乎仍不可逆转。如图16所示,美国个人耐用品消费中的三个分项:机动车辆及零部件、家具和家用设备、娱乐商品和车辆总体相对2019年的复合增速仍高于疫前增速,尤其是娱乐商品和车辆分项。与此对照的是服务分项中交通运输和娱乐分项增速始终偏低。结合图16-17,我们猜测美国个人生活以及消费习惯可能在疫后出现了永久性变化,也即居家娱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场景型娱乐、自驾出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非远程公共交通。假若该猜测成立,那么也可断定下半年美国服务部门放缓的概率更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与政策超预期,海外风险超预期。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开展六大领域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江西严查经营主体违法失信行为
重庆发布68项地方标准 涉及安全生产、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全球看热讯
排行
精彩推送
- 再议美国结构性变化:就业、经济错位、生活习惯
- 冯绍峰吻戏_冯绍峰吻戏
- 不写作业犯法吗_写作业犯法吗
- 今年暑运首趟广州东至咸丰普速临客于今日开出
- 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 新洲区集中拆违780㎡
- 崔东树:2023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猛鬼宿舍》台服显示无法连接网络怎么办
- 价格不足1000元,华为稳扎稳打助力备用机发展,体验总体还行!
- 最后的莱奥(关于最后的莱奥介绍)
- 4243天等待!拖后腿的他们终在亚冠赢球,崔康熙率队2-1洗刷耻辱
- 『輕小说』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 金粉世家的美女们 金粉世家的冷清秋
- 打卡“阅读市集+公园”新模式:2023宁夏阅读推广联盟阅读市集...
- 上海数交所总经理汤奇峰:构建大模型时代语料库数据生态 推...
- 江苏舜天连续财务造假十三年,相关负责人面临近1500万处罚
- 全球地震平台(qq队战平台)
- 大金vrv中央空调系统(vrv中央空调系统)
- 中汽协:《承诺书》中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 删除相关条...
- “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百鸟翔集美景如画
- 4%是10年期美债利率的“起点”还是“终点”?
- 美国银行业上周信贷增长 但商业与工业贷款下降
- 湖南加快培育壮大预制菜产业
-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广州天河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
- 中国想称霸世界?美国经济学家:杞人忧天!
- 警惕市场情绪太乐观!空头“认命”出逃,美股上涨推力又少了一个
- 美国政府拟于10月和11月再购买600万桶原油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
- 毋对通胀降温自满!美前财长萨默斯:6月非农“火爆”,美债价...
- 伤病退散!探花亨德森和四号秀汤普森接连因伤退出比赛
- 年轻人卖“刮刮乐”搞钱:上班族周末摆摊日销过万,00后考公...
- 天天最资讯丨冰火两重天! AI繁荣尚未打破存储芯片的低迷状态
- 汽车可以加装前雷达吗(汽车前雷达有必要加装吗)
- 当前快讯:鹰派美联储令公司债务承压 投资者撤资20亿美元
- 2022春节返回清远相关问答 2022年春节返乡
- 知悉还是悉知什么意思(知悉还是悉知)
- 球阀关不住水怎么修理(球阀关不住水怎么修)
- 加拿大就业数据意外强于预期 加央行7月或将继续加息
- 石材污染(关于石材污染的基本详情介绍)
- 三菱日联分析师GeorgeGoncalves,称,美联储可能认为这是一份...
- 终于见效了?沙特上调油价和减产推高挪威原油价格
- 欧洲央行副行长:核心通胀有望回落 多数指标出现“软化”
- 央行对支付宝、财付通开出巨额罚单 分别罚没超30亿元和近30亿元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6月挖掘机销售15766台 同比下降24.1%...
- 天天微资讯!美国6月非农新增就业数创两年半以来新低 美联储...
- 顺丰控股: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研究论证
- 全球最大养老基金日本GPIF实现季度盈利 资产创历史新高 天天观察
- 证监会:对蚂蚁集团处以罚款71.23亿元 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
- 恒指公司:主要上市的外国公司将于11月纳入恒生指数及恒生科...
- 中原按揭:新措施促进香港楼市健康发展 对楼市有正面支持作...
- 证监会同意注册!浙文互联再融资落地开启数字文化升级新里程
- 香港金管局调整购置物业按揭成数 上调1500万元以下自住物业...
- 快报:香港6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3亿美元
- GGII:6月全国备案154个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15.4GW/34.9GWh_全球动态
- 瑞典最大银行稳市场信心:银行业能承受房地产动荡
-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委任五名新成员 李婉雯获委任上市覆核委...
- 济宁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政工室到洸河派出所开展“送奖上岗”活动
- 遏制中国?他会说不!
- 世界热消息:交通运输部:6月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4.4亿人...
- 英雄联盟玉剑夺宝活动怎么玩?LOL玉剑夺宝抽皮肤网址在哪?
- 招商蛇口上半年累计签约销售额1664.36亿元 同比增长超四成
- 世界播报:英国房地产因利率上升陷入困境 房价正以2011年来最...
- 工业需求低迷 欧洲天然气价格势将创下5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 快看:梁凤仪:香港证监会将改善小型股流动性 下半年向公众...
- 世界聚焦:散户们6月蜂拥至美股! 但投资风向由AI转向电动汽车
- 瑞典楼市担忧降温 房价在企稳迹象中小幅走高
- 腾达建设:中标20.67亿元重大工程项目
- 商业生态重塑进行时,百度AIGC锚定确定性生意增长
- 国家外汇局: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
- 全球新动态:中国6月末黄金储备为6795万盎司 环比增加68万盎司
- 世界视讯!硅业分会:成本压力下 工业硅价格小幅探涨
- 崔东树:2023版双积分政策调整推动乘用车可持续发展 全球今热点
- 全球热讯:拉加德:若企业利润率和工资同时上升 欧洲央行将必...
- “洪漂驿站”让来昌求职青年有了“家”的感觉
- 8月12号“小天罡”吉星庇佑,三生肖“横财大发”钱财接连不断!
- 启明创投携手未尽研究发布《生成式AI:State of Generative AI 2023》报告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付忠伟决定逮捕
- 生意社: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 下半年饲料原料板块整体将迎来回暖
- 美加息预期升温 一个月港元拆息逾两周新高 短期息回落
- 简讯:生意社:供过于求 有色金属上半年跌多涨少
- Omdia:Q1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出货量持续下跌 下半年逐渐呈现复...
- 冉金怡:黄金原油日内走势分析及操作建议
- 黑龙江省70家企业和机构亮相今年数交会
- 鞍山养老金调整方案细则最新消息 2023鞍山养老金预计涨多少钱
- 焦点要闻:欧佩克+领导者承诺减产后 油价将连续第二周上涨
- 奶粉十大排行榜10强里合生元奶粉更关注宝宝的保护力!
- 罗红严被“双开”
- 美股涨势未完?美银指标:标普500指数未来1年将涨16%
- 小摩警告:英国利率或高达7% 经济硬着陆风险上升|当前热议
- 海关总署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
- 【环球报资讯】6月份电商物流指数为110.6点 环比提高1.1个点
- 经济日报金观平:楼市政策应强化中长期调节
- 新一轮美股动荡将至?交易员押注恐慌指数三个月内飙升两倍|全...
- Sensor Tower:6月共39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
- 常熟到吴江怎么坐车 常熟到吴江
- 南昌公布首批高中录取分数线 二中苏圃路校区710分
- 研究机构:美国电动汽车经销商库存增加 销售增长放缓 环球观速讯
- 免费!暑期托管来了,济南官方最新发布
- 英国一汽车撞入小学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 首相致哀
- 瑞银警示股市欣欣向荣态势减弱,美国经济软着陆前景堪忧
- 泰勒规则提出者:美联储需进一步加息 美国需削减联邦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