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 正文

当大学打开“围墙”之后,将迎来哪些欣喜变化?沪上先行者如是说

今年5月以来,沪上高校陆续恢复向社会开放。校友们纷纷择机回母校与昔日师友相聚,众多市民、游客主动预约、前往参观。一时间,大学校园如何进一步与广大市民、与更多有向学之心的普通人展开更深层的互动,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交相辉映,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沪上有一所高校已经迈出步伐、勇于尝试,积极打造可供市民共享的“开放校园”。不少市民更是“有心人”,即使出国旅行、在外游学,也不忘留意当地的高校各种面向社会、融入社区和城市的做法。

无论是这座高校的师生们,还是那些有心的市民,都怀抱着一份愿望——有朝一日,自己脚下、身边的那座大学校园,能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里的“好地方”。


(资料图)

苏州河畔百年校园美出新高度

上海姑娘小徐酷爱历史,是时下流行的“城市行走”活动的铁杆爱好者。

前不久,她去光复西路上的朋友家做客,打车不小心打到了位于光复西路上的华东政法大学东南门附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经意间“竟误闯了仙境”。

她路过门卫室,没有人前来问询,也不需要办什么手续。惴惴不安地继续往前几步之后,左前方的华政桥吸引了她的目光。

走在桥上,雅绿的苏州河水送来习习的风。越过这座桥,小徐一路往南。沿途的建筑或古色古香,或典雅端庄,隔数十步就呈现出另一番风格的景致,让她大呼过瘾。

间或与她擦肩而过的师生和骑行者镇定自若的身影,则让她的步子不禁又放缓下来。等回过神,她发现自己已步行至位于万航渡路的校园正门。

走到校园正门对面的20路公交车站,带有穹顶的英式候车亭给小徐焕然一新的感觉,与“百年公园”中山公园的风景融为一体。

转身再望华政园。除了校门建筑主体,校园紧靠中山公园2号门处不见传统意义上的沿街围墙。一条由灌木树丛与草地组合而成的绿带区隔出街道与校园的边界。由于没有围墙的遮挡,校园内的大树小亭与历史建筑再度涌入小徐的眼帘。

家住长宁的三年级小男孩添添最近和爸爸约定好,每个周末都要选一天,去华东政法大学沿苏州河步道“学习”。

添添和爸爸约定好的“学习”是这样的:上午先到位于华政段苏河步道起点处附近的“馆下1575咖啡厅”复习一会儿功课。这家咖啡厅因位于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下方而得名。和爸爸一起坐在宽阔的沙发卡座里学习,添添不时还能瞅到华政师生相约此地讨论问题的身影。咖啡馆里还设有一些可以单独包场的区域,不时有社团活动、影音沙龙等在此举办。“他们看上去好有学问。”添添说。

临近中午用点简餐后,添添会和爸爸沿步道去散步。“说是散步,更像是逛一个露天博物馆。”添添爸爸说。

总长900余米的滨河绿道绕整个楔形半岛一周。父子俩的步履串起华东政法大学“思孟园”“格致园”“倚竹苑”“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书香园”等10处公共空间,20多栋文保建筑的整体风貌与苏州河两岸景观融为一体。

“我真的很喜欢这条岸线!下次我要带上画笔和纸,把这里的风景画下来!”添添对记者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时间充裕,添添爸爸还会再带儿子到华政校园里看看“古建筑”。“华政园里的环境导引做得很好,只要顺着这些路牌、标识,很方便就能找到想去的地方。而且,每一栋建筑门口的介绍牌似乎都经过了统一的设计,让你一眼就能找到它。”

据记者了解,被添添爸爸和其他市民游客赞不绝口的这套“路标”和“介绍牌”是校方在去年华政迎来70周年校庆之际,精心策划的一套“长宁校区环境导识系统”。目的是“使华政园成为更好服务师生、融入社会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视觉与造型上,这套环境导识系统从华政园中西结合的历史建筑中,提取廊柱、拱门、拱窗、灰砖等元素,实现了导识信息、视觉元素与历史建筑环境的高度融合。

信息内容上,校方深入挖掘史料,以大众更易亲近又不失严谨庄重的图文混排形式,将这座百年校园里留存着的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重印记、新中国70年法学教育的道道辙痕一一呈现。历史建筑群背后的记忆和文化内涵,与人们目力所及的青砖、红瓦、建筑一起,连珠成串、相映生辉。

“开放校园”不是一天建成

恰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如今已成为沪上“开放校园”先行者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也是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拆墙透绿”“空间重塑”“开放与提升”,才成为今天的模样。

其中,位于u形弯的桃李园视野开阔,周边有8栋历史建筑围绕,是苏州河华政段最受市民欢迎的“网红打卡点”。而该区域在重塑前,长年由绿化环抱,是待修缮区域,并不对社会开放。

“每次谈到校园开放,我都饱含感情,充满了感动和感激。校园开放的全过程很不容易,却非常有意义。”与记者说起整个长宁校区成为“开放校园”的历程,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感慨万千,“华政园作为苏州河沿线公共空间正式向市民开放,是在2021年9月23日。但在我的心目中,校园开放最早、最重要的时间点,可以追溯到2019年11月。”

是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去往杨浦滨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之后,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一江一河”沿岸贯通开放。2020年元旦过后首个工作日,市委主要领导赴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视察,谈到“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让郭为禄深受触动。

学校马上召开了党委会。郭为禄写了一份题为“全面开放校园,融入城市发展”的报告,代表学校下了决心,也为后续工作定调。“虽然,后来大家针对华政园作为苏州河沿线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提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但都属于操作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开放校园的目标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

在推动校园开放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很多困难。“举个例子。长宁校区有很多学生宿舍,就在河边,墙壁紧贴步道,住的多是女生。一旦校园开放,宿舍需要改造,洗澡房要拆迁。学生住宿方面的体验感和安全感问题,让人担忧。学生搬迁到哪里?洗澡、餐饮等生活问题都现实地摆在眼前。楼宇破旧、配套不足、修缮标准低等问题凸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市委主要领导到校调研,听取了学校对开放困难的汇报、对贯通开放的担忧;了解了全校师生的压力后,一方面肯定了华政在校园开放方面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给了师生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有了开放的底气和信心。

校园开放工作是一盘棋,下好它却需要应对无数的细节。郭为禄用两组词概括推动校园开放过程中的工作要点——“加与减”“硬和软”。

学校在落实校园开放的过程中明确了“四个尽量”——能搬尽搬、能让尽让、能拆尽拆、能开尽开。这是做减法。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改造校园河东区域,这是做加法。校园百年建筑是“硬件”,百年校园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是“软件”。

在郭为禄看来,华政长宁校区所在的百年校园承载着两个“70年”。一个是从1879年至1952年,讲述着近代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的故事。另一个是1952年至2022年,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讲述了新中国法学教育的故事。“这两段历史都非常珍贵,值得珍惜。开放更是对我们自己加强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处理好两个70年之间的关系,讲好两段故事。”

为了化解初期师生对于开放的种种担心,在2021年6月至8月期间,校方通过各种途径、渠道、方式听取意见建议,集中召开了多场次群众座谈会,包括离退休老同志老教授的座谈会、党政干部座谈会、民主党派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郭为禄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市里的考虑、学校接下来的规划。大家听后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有老同志讲:“这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市委、市政府对华政的关心。”有的老师谈道:“校园开放,打开的不仅仅是围墙,更是打开了心胸,打开了视野。”学生们说:“希望把我们的校园建成最美的校园。”这些发言激励着郭为禄和同事们把师生对校园开放最初的担心,化作放心、安心和后来的开心。

打造“开放校园”的背后,除了顶层规划,还需要无数次协调推进。

2020年元月至今,长宁校园先后搬迁沿河住宿的所有学生,拆除滨河全部围墙和隔离栏,拆除建筑18处(约3056平方米)。滨河开放空间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为原有空间的9倍,原最宽处4.5米,现最窄处4.5米、最宽处达98米。

过去两年来,作为校园环境整体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华政分3批次推进长宁校区文保建筑高标准修缮,同时对非文保的其他既有建筑实施了维修。

华政学子不仅理解校园开放,更身体力行地支持学校开放工作。校口述校史协会的同学们主动跨前一步,为广大进校市民讲述百年校园的文化故事。一些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校史故事编排演绎成沉浸式实景思政课,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在参与校园开放的过程中,学生们成为校史文化的传播者、宣传者,这让郭为禄深受感动。

据悉,校方正在持续挖掘“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等历史资源,建设“红色法治文化的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法治文化、海派文化“秀带”,希望能以自身所长,带动地区能级升级,助力苏州河向世界级滨水区迈进。

开放共享与安宁有序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大学校园面向公众、市民进一步开放后的安全问题历来备受关注。

校园开放后,学校的安保压力和投入是否会发生指数级别的增长?郭为禄的回答是,“只要认真尝试,安全管理上的困难总能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华政的信心来自立足校园开放各个阶段的工作实际,找到符合学校安保需求的安全管理工作办法。比如,滨河周边、公共空间、楼宇楼群的安保要求、管理难点不同,需要有所区分。

“从校门管理到楼宇管理,我们都尽可能做到了精细化。每一个楼宇都做了识别系统。我们是文科院校,没有很多实验室。所以,我们的困难更多在于文保建筑的安保。相对于现代建筑,文保建筑安装高科技安保装置的困难会更多一些,相应的要求也更高。”郭为禄介绍。

去现场走得多了,郭为禄还有一条体会:“校园安全保卫系统最好是无感的。比如,对于进校的市民而言,应该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感,而不是处处被提示、被监控。”

上海瀛泰(临港新片区)律师事务所律师翁冠星曾在大学本科期间就读于华政长宁校区。他记忆中的长宁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出入十分方便,且由于景色宜人,住在附近的居民经常会进来散步、锻炼。“外来访客多的时候,多少会给师生带来一点影响和干扰。但学校和师生们总体上都比较友好、包容。很多时候,善意地上前提醒一下或者使个眼神,对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后来,有机会走访海外多所高校,翁冠星发现,国外既有完全开放的大学,也有一部分开放、一部分封闭的大学。校园开放程度受到交通地形条件、财政资金来源、文化资源、与所在的社区和城镇的关系紧密度、资源依存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无论开放程度高低,细分不同区域的安保级别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比如,以绿化、绿道为代表的公共空间允许访客自由出入,路人到公共部位用个洗手间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在需要严格确保科研安全、正常教学活动不受打扰的区域,会设置障碍(如闸机、门禁、刷卡装置等)、加配现场安保人员,只允许师生和符合条件的人员出入。

“将校园内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空间开放给公众,则属于另一种情况。”翁冠星补充道。一方面,大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承载者,其中的历史建筑、文化展馆对于本地居民提升对国家和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是文化建设、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力量和智力引擎,有树立自身文化品牌、扩大社会交往、汇聚优势资源的需求。依托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地缘优势,建设各类主题博物馆,能够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社会服务等功能。

“开放共享与安宁有序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学校是打造一个比较神秘的形象,还是打造一个比较积极开放的形象,完全可以由校方自主决定。”翁冠星认为,学校自主决策,同时与社区充分协商、积极共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每一份向学的心都值得被尊重

“大学是个好地方。”这是记者走访沪上多座校园时,很多市民、游客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市民小林是个“80后”。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到一个国家、城市,当地的大学是必到的一站。“不仅校园里的风景耐看、所属的文化空间耐逛,就连大学周边的街道、社区、集市、小店、餐厅也很有趣。文化气息浓郁,还能感受到当地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时尚潮流。”

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沈开更是一位积极的行动者。上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开点开了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的网站,看到该校学术交流处主办的“暑期学校”正在招募学生。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以“国际学生”的身份提交了申请,没想到竟然成功了。整个课程为期5周。

置身港中大校园,沈开发现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游客或研学团,一般在校门口做好身份登记即可入校。校园里的班车可以随时按需搭乘,还有几个风景特别好的餐厅,会有比较多的游客前往。“其他餐厅主要为师生服务。进入图书馆、行政楼等场所必须刷卡。”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如何看待青少年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是否值得各方推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在沈开看来,答案是“应当支持并积极尝试”。

“现在的学生常常通过网络认识世界,看似广泛,主要依赖的却是第二手资料。实地参与体验校园的感受是不可替代的。身临其境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会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从而确立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机会不仅对于临近择校的高中生很有必要,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讲也是必要的。”在港中大校园里,沈开看到过不少初中生研学团,都是直接由学校的学术交流处组织的,“否则管理上会容易乱,品质也不一定有保障”。

据沈开了解,香港一些大学在假期里还安排了不少高质量的展览,开放给公众和游客参观。一些食堂可供游客直接购买食物,用微信或八达通支付都行。为什么这些展览安排在假期里?“可能是怕平日里举办的话游客太多,会影响教学秩序吧。”

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给沈开一个感受:现在社会上的流动性很强,无论是出游、访学,还是普通的到校拜访,皆不可避免。她坐在“暑期学校”的课堂里,发现“人真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她相信,类似的场景在不远的未来,也会出现在上海,“甚至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状态”。

更让沈开深受启发的是,课堂上,教授们都很努力地把一些非常学术且专业的内容,与“暑期学校”学生们的生活、实践、体验建立连接。除此之外,“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可以自由地去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回到上海后,我也要把这样的学习氛围和体验带给我的学生。”

(文中小徐、添添、小林皆为化名)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柳森

题图来源:取自《苏河明珠暖的表情》。受访者提供

标签:

精彩推送